少顷,宰辅大臣以及侍讲学士先后离开了延义阁,偌大的空间内,只剩下史官程琳。
只见他仍旧伏在案头,笔触不停地誊录着之前所记的内容。
誊录,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
毕竟,他之前太过激动,以致于笔锋失当,作为记录‘圣王’言行的起居注,怎能有不洁之弊?
哒!
哒!
就在程琳沉浸在抄写之时,阁内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不过,程琳并没有注意到这脚步声。
直到他的耳边传来一道呼唤。
“程直院?”(直集贤院简称)
程琳抬头一看,只见入内押班阎文应站在一旁,而后他连忙起身,执礼道。
“阎押班,某失礼。”
阎文应回礼道:“程直院,专心朝事,何来失礼之说?”
史官,尤其是记录起居注的官员,通常都是非常亲近的职位,且很容易获得晋升。
因此,即使程琳本官(寄禄官)不高,阎文应仍是非常客气。
稍微客气了几句,阎文应道明了来意。
“娘娘口谕,命我来取今日之记注。”
“这……”
程琳犹豫片刻,面露难色道。
“誊录仍需片刻,还请阎押班稍候。”
阎文应低头瞥了一眼桌案,原件的记载确实有几分凌乱,随后,他往旁边挪动了几步,单手虚引。
“请。”
“劳烦阎押班等候。”
程琳又执了一礼,而后慢慢落座,开始重新誊录。
小半个时辰后,阎文应捧着新鲜出炉的起居注,匆匆向着崇徽殿赶去。
今天的经筵,非同寻常!
孙侍讲竟忽然昏厥!
发生这等大事,娘娘当然很关心。
所以,娘娘才会遣他过来取今日的起居注。
当阎文应赶回崇徽殿时,发现雷允恭竟然也在。
但见雷允恭躬身站在太后近前,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今日的见闻。
“小的在送孙侍讲归家之时,孙侍讲一直在夸赞官家的学问,直言,官家天纵之圣,睿智明德,博考古今……”
听着耳边传来的溢美之词,刘娥眼眸含笑,但这也只是表面上的,她心里却生出了几分烦躁。
孙奭是朝野盛名的大儒,且素有直谏之名,官家的学问能够得到孙奭的极力夸赞,可见,官家的学问确实大有长进。
不。
或许不止是大有长进。
搁在孙奭的言语中,官家几乎有圣王之气象。
吾儿有圣王之姿?
想到这里,刘娥越发的烦闷。
作为官家的嫡母,刘娥对于官家的学习进度,几乎了如指掌,官家登基之前,还在读《春秋》。
诸如《礼记》、《易经》、《尚书》、《毛诗》等儒家经典,只是粗略的读过几遍,这种程度,怎地称得上‘博考古今’?
官家学问大进,肯定和‘先帝’有关!
否则,这根本没法解释。
恍然间,刘娥注意到阎文应回来了,于是她抬了抬手。
“起居注何在?”
阎文应适时地上前一步,将起居注举过头顶。
“回娘娘,起居注已取回。”
林尚宫见状上前接过起居注,然后转呈到了刘娥手中。
拿到起居注,刘娥迅速地阅览了一遍,但看着看着,她的眉毛就不自觉的拧了起来。
性善情恶?
性即情?
孟子?
荀子?
论语?
易传?
礼记?
大学?
中庸?
这……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刘娥却不得不承认,她好像有点看不太懂。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