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金陵大会之事已了,楚海思念赵绣,一心只想前往武汉。本打算将蒋婉送回父母家中,蒋婉却不愿与楚海再度分离。楚海想到她父亲竟然两度将女儿卖出,的确不可托付;又想起这几日她险些被仇家捉去,也不敢让她一个人留在这里。于是带着蒋婉一路西行,没几日,回到了武汉境内。

这日晌午,二人已行到了黄州府,再行不到半日,便到了东乡。只觉赤日炎炎,口中干渴,马匹困乏。见路边有一小棚子,正是一个茶馆。

楚海翻身下马,扶蒋婉下来。牵着马,拴到棚前的柱子上,蒋婉便站在一旁,望着楚海。待楚海拴马已毕,二人一起走进茶馆中坐下。茶馆中只有个中年汉子,身材瘦小,穿着灰布衣裳,肩上搭着一条白色汗巾。好不容易瞧见有客人过来,赶忙过来给扫扫凳子上灰尘,擦擦本就没什么污渍的桌子。

二人坐下之后,楚海吩咐道:“口中实在太渴,随便沏壶茶,要快。”那小二见楚海二人衣着鲜亮,气度不凡,知是有钱人,赶忙拿出压箱底的龙井,给二人沏上。他年初购茶之时,虽然多数买得些寻常茶叶,却不知怎地,脑袋一热,买了几包好茶。可是这荒郊野外,本就少人烟。平时来的,也多是农家汉、江湖客,哪有肯掏钱喝好茶的?因此时常骂自己糊涂,竟然白白蚀了本钱。哪知今日,就这么卖出去了。

龙井端上桌之后,小二毕恭毕敬地端将上来。楚海伸手去接,就在这接茶的空档,闻香辨色,便知茶中并无古怪,因此放心递给蒋婉。蒋婉先为楚海斟了一杯,再斟自己。蒋婉轻啜一口,赞道:“好茶!清香馥郁,乃是上品龙井。”她本是江南才女,自然识得。楚海见她称道,笑道:“路边小店,竟然还有奇货。”说着扔给小二一锭银子。小二掂了一掂,只乐得心中开花,只听楚海说道,那边还有匹马,劳烦打桶清水,拿些草料喂它。刚拿了这些银钱,小二自然是满口答应,忙不迭地去干了。

二人喝着茶水,一路的积劳似乎缓解了许多。那马乘着阴凉,喝着清水,吃着草料,也是乐得直打响鼻。楚海端着茶碗,环视四周,忽见棚中角落里面的桌上有几道剑痕,木料尚新,木屑兀自在簌簌而落,显是近日之事。楚海心中一动,唤来店家。

“客官有何吩咐?”楚海问道:“我且问你,这几日是不是有江湖中人在你店中打斗?”小二惊道:“客官真是好眼力!不错,昨日是有一群江湖汉子,约莫三四十人,在此正吃着茶,忽地分成两伙,吵闹起来。有几个还拔了刀子,吓得小人躲到了房后柴堆里。还好没闹出人命来,要不然小人一个小小的茶摊,如何赔得起……”楚海见他啰唆,不耐道:“他们都往何处去了?”

小二道:“说来奇怪,他们虽然打了一架,却仍然一齐结了茶钱,往东乡那边去了。”楚海大惊,向蒋婉稍稍说明,便去后面牵了马来。横抱起蒋婉,轻轻放到马上,自己也翻身上马,飞也似地向东乡去了。

却说赵绣自从与楚海一别后,便一直待在家中。赵绣父亲去世多年,又无兄弟顶梁,家中只能靠自己和母亲支撑。自己还有个小妹,比自己小四岁,正是豆蔻之年。好在家中开销不大,父亲留下的家财虽不多,倒也够几人用度。还有两个丫鬟,也是从小跟着赵绣父母长大,亲似姐妹一般。

赵绣去年秋天出门游历,虽有几次凶险,但都巧妙地化解了开去。只到今年春天,在江边一处酒楼里,竟恰巧撞破了本州江知府的阴私。惹得江知府连遣几名手下,一路追赶赵绣。赵绣怕累及老母和妹子,也不逃往家中,只是仗着自己一身好轻功,在武汉地面上到处周旋。直到在慈惠渡口遇了楚海,这才翻身,出了多日心头的恶气。

算算赵绣出门,也将近一年日子。家中老母和妹子想念得紧,飞鸽传来家书,催她还家。这才依依不舍,和楚海分别。

赵绣回到家中,见一年光景,母亲似乎又苍老了三分,心中悲伤,相拥大哭道:“娘,孩儿回来了。孩儿再也不出去了。”竟然霎时间领悟道了之前许久不解的“父母在,不远游”是何意。赵绣咬着嘴唇,心道:母亲年纪已经不轻,怎生忍得留她一人照顾这偌大个家?母亲在一日,我是不出门了。他若有心,自会来寻我。于是便留在家中,帮母亲、小妹帮着家里长短。

却说赵绣回家之后,将自己出门之事,说与母亲、小妹和一双丫鬟听。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