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时候,李胤一边给晏宁捏肩,一边问晏宁能不能教他开收割机?

晏宁笑眯眯的说:“教你没问题,但你在华国还是黑户,即使学会了你也考不出证。

不过,在自家田里开开还是可以的,前提是,别被相关部门查到。”

李胤一愣,:“这种机械也要证件才能驾驶吗?”

“当然了!现在干什么不要证。前两年还有些地方的奇葩,吵吵着给农作物打药还要专门办证呢。

纯粹是脑子有病,一帮子被养废了不懂装懂搁那充大爷的完蛋玩意儿。”

李胤早就习惯了自家女朋友时不时满嘴儿东北味儿的犀利吐槽:“你有?”

晏宁瞬间骄傲了:“那上当然!我十五岁就会开收割机了,十八岁一到年龄,我去考了专业的农机驾驶证。连我哥都没有!”

李胤揉了揉她的发顶,含笑道:“我家宁宁真厉害!”

“是吧,我也觉得我很厉害。

大学在基地实习时,同学和老师们知道我会开收割机,还有专业的驾照时都惊呆了。”

尤其在知道她家竟然种了两万多亩水稻时,更是惊得下巴险些掉下来。

若不是她拦的快,老师差点就向上头打报告申请,把实习地点换成她家了。

老实说,她是真不想弄一大帮子半吊子天真小可爱,去嚯嚯自家的稻田。

那可都是她爷爷她爸,再算是她这代,三代人的心血,谁家的稻田谁心疼。

晏家现有的三台收割机,再加上外聘来的七台,10台收割机忙碌了十多天,总算把所有的稻子都收割完归仓。

也是天公作美,收割期间没有下过一滴雨,天天都是秋高气爽的大晴天。否则这个这个收割期还会再延长一些。

收割后的稻谷,机械直接烘干,快速入仓。避免因为天气不好,晒不干而发芽。

烘干的稻谷,在晏家的数个仓库里堆成了山。

那是真正的谷山。

李胤只在大昭国最富裕的两个州府的官仓,见过这么多粮食。但单论质量,那是绝对没法比的。

平均亩产千斤,总共200多万斤稻谷,只一个晏家就相当于大昭国的几个县,甚至是一整个州府的产量。

现代科技的力量是何等恐怖,李胤再次被深深的震撼到了。

同时也坚定了要在大昭国推行高产良种的信念。

李胤将秋收的全过程,都拍成了照片,或是摄像留存了下来。

将来回京时,带给皇帝和太子兄长看。

有些事情必须得让皇帝看到切实的好处,这样,将来真正做起事情来,才不会遇到大的阻碍。

整个秋收期间,晏家的忙得不可开交。等秋秋完了,大昭国那边,也出了元宵。

李胤收到了京城的诏令,让他过完正月,就率领大军班师回朝。顺便将高产粮种押运回京。

听说李胤即将回京,晏宁这边也终于腾出空来,坐上高铁前往母校所在的城市,找到了从前的老师。

那位老教授对于晏宁的印象深刻。

毕竟长成明星似的漂亮姑娘,撸着袖子,卷着裤腿儿,开着大型联合收割机在实验基地哐哐干活收稻子的。

在他几十年的教学生涯里,也就这么一位了。

更别提这姑娘家里种了2万多亩的水稻,就让这位农学教授的印象更加好了。

这姑娘是真心喜欢种田才来学农的。

这会儿听说晏宁又“弄了一大块地”,想要种玉米。

这位教授二话不说就给批了1万斤,他所在农科院最新培育出来的最好的玉米种子。

不仅产量高,抗病力强,而且还可以自行繁育留种。

按照4斤每亩玉米种算,4万斤种子就可以种1万亩。

这样要不了两年,大昭国的大部分地方,就都能种上玉米了。

晏宁知道,她的这位教授除了做研究,还是位书法爱好者。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