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的天色苍茫如墨,旷野上一片肃杀之气。远处的代邑城池,依旧是那般冷峻孤高,城墙外荒草纷生,城内则更为寂静,仿佛在这冰冷的风中,连呼吸声都变得格外微弱。

然而,这份表面的静谧,却遮掩不了深藏在魏国君臣心底的焦躁与不安。自魏国向秦国献城求和以来,魏地百姓与官员表面上已屈服于秦王的权威,但在那些旧臣心中,屈膝臣服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他们看到了自己国家的衰亡,更深知自己在秦国的铁蹄之下,难有存身之地。

此时的魏国,暗中多有合纵之议。特别是近来赵国王宫内传来的风声,赵国新王登基,志在中原霸业,与魏国私通已久,意图联手抗秦。此事在魏地的庙堂与民间早已悄然传开,只是未曾有明确的行动。然而,风声一起,便有谣言四起,若此事真如所传,那魏赵联合,定能重振昔日诸侯合力抗秦的旧局,重现六国辉煌。

就在这腥风血雨将至之际,张述已然觉察到魏地的不安定因素。那日归来之时,他早已将魏地暗藏的反秦势力传报于白起。白起听罢,眉头微皱,似有沉思,终未发一言。但张述却知,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宁静,秦国的雷霆手段即将展开。

此时的张述,心思尤为敏锐。他日夜不曾松懈,时常独自策马,探访魏地的各个角落,深入百姓之中,暗中窥探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动静。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获知了一条至关重要的消息:赵国使者悄然潜入魏国,正与魏王密谋合纵之策。此事虽隐秘,但张述素来耳目众多,消息传至他耳中时,他心中顿时如一块巨石落地——魏赵合纵之事,已成实证。

回到秦营,张述直入白起营帐。帐内火光摇曳,白起正立于案前,手持兵符,神色凝重。张述行至案前,深施一礼,低声道:“将军,魏赵合纵之事,恐已成形。”

白起闻言,眉头一挑,目光如电,凝视张述片刻后道:“你可是探得实情?”

张述点头,简明扼要地将所得情报悉数道来。他知此事关系重大,不能有丝毫隐瞒。“赵国使者已至魏地,与魏王暗中会晤。魏赵此举,意在复六国合纵之旧计,抗击我秦之东进。”

白起闻言,面色骤然一沉。合纵抗秦,这无疑是秦国东进之路上最棘手的障碍。魏赵一旦联合,魏地便可借此之力重新鼓动起反秦势力,而赵国更是秦国北方的劲敌,若此时不能将其一分为二,日后必然腹背受敌。

帐内气氛瞬间凝重,火光映照在白起那双深邃的眼中,仿佛燃烧着无尽的谋划。沉默良久,白起终于开口:“此事不可拖延,赵魏合纵若成,我秦国东进大计势必延误。”

张述见白起已有决断,心中早有成策,拱手道:“将军,依我之见,魏赵同盟虽成,但内情未稳。魏国内部反秦势力虽盛,然其上下多存私心,若我能趁机搅乱魏国局势,便可逼迫魏国自乱阵脚。而赵国虽志在抗秦,然其新王年幼,朝堂多有权臣把持,若能分化赵国,使其内乱,魏赵之盟可不攻自破。”

白起闻言,面露赞许之色,轻轻颔首:“张述,你有何良策?”

张述顿了顿,低声道:“我拟一计,可分三步走。其一,利用魏国内部反秦势力,使其内部分裂。我们可散布流言,令魏国的反秦志士与魏王势力互相猜忌,从而内讧。其二,我军可派一使者,秘密前往赵国,挑动赵国内部权臣的矛盾,使赵国朝堂生乱。如此一来,魏赵内外交困,自然无法形成合力。其三,待魏赵内乱之际,秦军则可趁机攻入魏地,一举击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