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长庚看来——
抛弃那层所谓“仙风道骨”的滤镜,也就是祛魅之后,修仙界的坊市和他小时候在凡间看到的农村大集其实没什么两样。
路两旁的摊位一个挨着一个,摊主们有的热情洋溢,吆喝声此起彼伏;有的却一副“看不买拉倒”的高冷模样。
摊位上摆着的货物也是五花八门,从灵药、法宝、符箓到普通的灵果、灵茶,甚至还有些看起来半新不旧的“二手法器”。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上好的灵兽丹,价格实惠,错过今天就没机会了!”
“瞧一瞧看一看!只要十块中品灵石,这可是能提高三成防御力的极品护符!”
“谁家灵宠刚刚偷吃了我的竹子!快还回来!再不还,我就报执法堂了!”
喧闹的气氛让徐长庚忍不住回想起了小时候每逢年节,村里集市上的热闹景象。
那时,吆喝声夹杂着卖糖葫芦的老伯沙哑的叫卖声,还有油炸小吃的香气,而这里,则是灵药的清香和修士之间的讨价还价。
一名瘦弱的摊主正热情地对一名修士推销一块残破的矿石:“道友,这块矿石虽有瑕疵,但灵气内敛,用来炼器是再合适不过的!我给你个友情价,只要五块下品灵石!”
那修士却皱着眉:“五块?顶多三块!”
双方的声音越来越大,甚至吸引了路人驻足观看,其中就包括戴着面巾,刚刚走进坊市的徐长庚。
最后摊主一脸无奈地咬牙同意:“三块就三块!算我倒霉,遇上你这种行家了。”
该说不说,“不能说谎”这一规则在交易物品上非常友善。
有了这一条规矩,至少保证了摊主的宣传内容“基本属实”。
什么叫做基本?
这就是语言博大精深之处了。
徐长庚是从凡间长大的人,对这一点再熟悉不过。
坊市里那些摊主的手段,与凡间的商贩、掮客相比,其实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只不过换了些术语罢了。
他不由得想起了曾经亲眼见过的一幕:
凡间一个精明的掮客,将县城里四面漏风的茅草屋(比他的小木屋还破)吹捧成了“山清水秀”“世外桃源”的绝佳居所,硬是把这栋摇摇欲坠的房子推荐给了一位初来乍到的外地富豪。
虽然这个掮客后来被富豪雇人暴打了一顿,三个月没下得了床。
但是...这不影响房子还是被卖出去了。
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在徐长庚的“逛街”过程中,他还发现坊市内还有一些摊主更是为了吸引顾客,用上了“仙家特效”。
一位卖符箓的修士在摊位上贴了几张“展示用符箓”,见有人经过,就激发符箓的威力,制造出一阵五彩缤纷的灵光,格外吸引眼球。
如此看来,这里的坊市倒是真的与农村的大集没什么区别了。
这样的坊市,在问道宗内并不算少。
从宗门地图上标注的信息来看,宗门范围内共有三个规模不小的坊市。
灵虚坊市是徐长庚如今所在的地方,也是最接近问道宗主山的一座坊市。
这里以资源丰富、品类齐全而闻名,不仅有各种符箓、法宝、丹药,更有不少外来的修士摊贩,会带着各自机缘中寻得的奇珍异宝前来出售,因此灵虚坊市的热闹程度远胜其他两处坊市。
正因为如此,这里也是宗门弟子们最常光顾的地方。
而且,灵虚坊市的核心地带有一家低调却实力雄厚的拍卖行,名为“灵宝阁”,时常会有一些罕见的法器或者珍贵灵药在这里拍卖。
宗门内有不少高层弟子和长老,甚至会在闲暇时光顾此地,寻求一些意外的惊喜。
徐长庚此行的目的正是灵宝阁。
灵宝阁的商品可能贵点,但质量也有保证,还有专门的售后。
综合下来,倒是比那些外面摆摊卖的更适合他。
片刻之后,徐长庚沿着坊市热闹的主道,穿过拥挤的摊位区,目光落在了坊市中心那栋极具辨识度的高楼上。
那是一座三层楼阁,通体以墨色玉石建成,雕梁画栋间透着一股低调的华贵,楼阁正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苍劲有力的三个大字——灵宝阁。
进入灵宝阁的瞬间,徐长庚立刻感受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氛围。
这里没有坊市外面的喧闹与吆喝,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气息。
大厅内陈列着各类珍宝,每一件都被安置在透明的灵气护罩中。
一些身穿宗门长袍的修士在大厅内来回走动,时不时有人驻足,向侍从询问某件商品的具体信息。
灵宝阁的侍从个个穿着统一的青色长袍,给人一种极其专业的感觉。
徐长庚环顾四周,发现商品分门别类地陈列在不同区域:一侧是符箓和丹药,另一侧是法宝和灵器,靠近墙边的区域则摆放着一些稀有的灵材和奇珍异宝。
“不愧是灵虚坊市的核心地带,这里的商品档次果然高了不止一个级别。”
徐长庚一边感叹,一边迈步走往里走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