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谷地,巩家农场内。
巩祥福坐在茅屋下的阴影里,看着刚发起两寸多长的棉花苗子,狠狠吸了口烟,琢磨着今年是不是给老二再娶一房嫂子。
今年他家农场种了一千亩棉花,剩下九百亩(有一百亩绿化面积)还是种玉米。要不是官府有保粮红线,他恨不得全种棉花。
头几年棉花还没这么吃香,因为棉花亩产低,采棉花的时候需要大量雇工。而且棉花地比玉米难侍弄,日常投入的人工也不小。所以开始的时候,巩家兄弟是以种玉米为主。
现在经验多了,胆子也大了。
去年河州农业大学出了种高产棉种,叫河州2号。亩产几乎能稳在110斤,不过也要配合斯加加的钾肥和农家肥才行。
这会的地比较肥,钾肥也不敢加多了,每亩加个三五斤就够了。到时候茎秆长得快,响铃也大。
可别小看110斤的产量,大明各地的棉花亩产在70-100斤之间,而且大多数都是在70斤附近。河湟谷地的棉花产量,以前也就是80斤左右徘徊。
按一毛五的收购价算,也就十二块钱的产值,再把成本刨出掉,剩不下十块钱。
但这两年棉花价格明显上来了,去年就涨到了三毛钱一斤,据说今年还要涨!
巩祥福虽然当过兵,但他也不明白塞国的棉花收购价上涨,是由于大明供应不足导致的。
书友们可能还记得,洪武帝朱元璋曾经颁发过一道诏书,鼓励农民种植粮食之余,还要种些经济作物。
人家规定的非常细致:有十亩土地的农户,应该种植半亩地的棉花。
根据洪武末期统计的数据,大明总共耕地面积大约有4亿亩左右(被刘学勤割走的那块不计),棉花种植面积是超过2000万亩的。
其实从宋朝开始就引种棉花了,到大明这会儿,棉花以无以伦比的优势,已经在全国范围种植。
又因为塞国工业化,陶氏纺纱机和织布机问世后,就不得不从大明大量进口棉花,这也进一步刺激了大明的棉花生产。
一些种棉大户,一年挣个几十上百两银子,也不新鲜。
可能您又要问了,那会的农民不都吃不饱饭吗?怎么还有那么高的收入?
这主要是地域间收入极不平衡产生的错觉,农耕社会靠天吃饭,你这地方运气不好,赶上天灾人祸,那就得饿肚子。
事实上,从洪武朝一直到仁宣之治结束,大约六十多年的时间,大明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是相当可观的。
根据【明史.食货志】和【宛署杂记】等文献整理,大明各阶层收入如下:
街头油贩:年收入约20两;
私塾先生:年收入20两;
奶妈(季节性):年收入24两;
伙夫:年收入20两;
屠户:年收入约36两;
自耕农:年收入约15两;
佃户:年收入约9.4两;
银匠:官匠,年收入43两;
衙门马夫:年收入40两;
书办:衙门记事员,年收入18两。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