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房子的左侧,有一条水沟,平时沟里没有什么水。
水沟从路面上横穿而过,雨季的时候,山上会出现两股泉水。
两股泉水相交顺流而下,就有的这条水沟。
沟里有水时,我们会在里面洗洋芋、洗衣服、洗猪草等。
最为有趣的是制作“窝儿漩”,这是我们那边的称呼。我在网上查了下,没有发现比较合适的名称姑且就用它吧。
小时候,每年雨季来临,总要做上个一两次。
整个水沟最适合制作它的地方,就是靠近路沿的地方,那个位置形似一步有着凹槽的台阶。
制作的时候,需要先找来大小不一的石头打好地基,砌一个上下联通的平面。
再去刨一堆黏性比较强的黄土,和上水,制做成湿度合适的黏土。
接着用土把平面上的缝隙给堵住,防止漏水。
再用泥土砌成墙,把周围的水引过来,沟里水多的时候就引一部分,水少的时候,就全不引过来。
最后将连通上下的孔,修成合适大小的圆形就可以了。
水大的时候孔就大点,水小的时候孔就小点。
孔开好了,如果没有形成漩涡,大概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上下没有连通,另外一种侧是引入的水流正对着孔的位置。
修改的方法也特别简单,一是想办法疏通上下,二是在水流进入的位置,其一堵墙改变水流进入的位置。
通常情况都是大家合伙做一个巨大的。
特殊情况下,水流充沛,就会将人员分成三批,每批制作一个,做成三个并排的窝儿漩。
合伙做一个是大家一起做,一起欣赏,一起玩。
比较受欢迎的方式是摘不同的花放在孔的位置,看着它转。不过一朵花转不了多久就会被吸下去。
吸下去的花,有的直接和水一起冲出来,有的塞在里面。
塞在里面的花多了,漩涡就没有,这时就需要疏通。
也有一些少见的玩法,比如:摘一些商陆的果实,把里面红色的汁挤进水里,看着红色的水在漩涡出转着留下去。
制作三个的时候,不同的窝儿漩的质量就有所不同,有的转得快,甚者发出明亮的声音;有的半死不活的,甚至水都不能顺畅地流下去;有的根本转不起来。
玩的时候,体验感就非常不同。
制作得好的就在那里夸奖自己,贬低别人。
做得不好的就给自己找各种理由,找得最多的理由就是:我们的那个位置不好,要是在你们那里,我做得比你们还好。
一般默认的位置是中间最好,右边次之,左边最糟糕。
有一次水流比较大,我们一堆人又开始分批制作窝儿漩。
不幸的是我们那一批选了最不好的,左边的位置。
但是大家都没有气馁,而是力争在最糟糕的环境里,创造出最好的作品。
经过大家的分工协作,同心协力,结果果然不孚众望。
经过对比,我们的作品是最好的。
另外两组也很不错。
我们组非常地嚣张,直言:我们位置最糟糕,作品最好,你们有啥说的呀?
他们也给自己找了个理由:那是我们没有认认真真地做,让你们的。
“比不过就比不过。”我们组满脸的不懈。
他们说:“谁比不过了?没有认真罢了。”
说着就要打起来,好在当时在沟里玩的人都纷纷过来劝说,不然真得打起来。
我们是下午的时候制作的,被劝开后,天也快黑了,大家就都回家。
第二天起床后,洗漱完,就去看我们的杰作。
我走进一看,我们的作品被人用石头砸了个稀巴烂。
奇怪的是另外两个也没能幸免。
三个窝儿漩全都被毁了。
我想谁TM这么缺德,见不得别人好。
再一想坏都坏了,随他去吧,我就去找杜星。
昨天,我们制作窝儿漩时,是同一组的。
他家的位置,隔着窗户就能看到我们窝儿漩。
我站在路上叫他。
他应了一声就出来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