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完了地,张里长问家里的锅碗瓢盆打算怎么分。

周母:“不分,都归老大家,我有使用权。

老二、老三是盖房子还是买房子不管,搬出去后,让他们自己置办。”

周大江和周大河连忙点头应是。

张里长接着又问,家里的牲畜分不分。

家里的牲畜少,只有两头猪,五只鸡和五只鸭。

周母:“猪先养着,老二、老三家出猪草和谷糠,老大家的负责喂,等年底杀了分肉。鸡鸭每家各一只,余下的归我,老大家的鸡鸭就别要了,鸡给大江,鸭给大河。锅碗瓢盆也不能白占了。”

感情在这儿给两家补亏空呢。

被点名的老大、老二、老三:“您老最公平,您怎么说都行。”

最后,各自的铺盖归各自所有。

家中的农具则为公用,春种和秋收还是大家一起干,种子各自准备,最后收的粮食各归各的。

包括今年的麦子,现有的粮食也分成了四份,回头各自将分得的那份搬回自己屋里,以后自行开伙。

今年菜园里的菜也是公用的,大家可以一起吃,明年开始前院归周大海家,屋后归周母。

因为老宅分给了周大海,周大江和周大河两家,还得找时间自己盖房,或者买处宅子搬出去。

不过,因为有周母镇着,周大海两口子也直摆手说不急,等什么时候房子盖好了,什么时候再搬也不迟。

张里长按照商定分家的内容,起草了一份分家文书,一式五份。周母及三个儿子各自摁上手印,作为见证人,张里长和周九叔也按了手印。周母和三个儿子手中各留一份,里长手里留一份,需要第二天送去县衙备案。

然后,县衙以此开具新的户籍,并批出两个新的宅基地给周大江和周大河。到此,这个家就算分完了。

见证人张里长和周九叔,两人看了一眼文书,捋了捋胡子,嗯,这个家分得好,很公平,以后可以参照他家的分法给别人分了。

周大江原本想着让老娘跟着一起过,结果人家周母压根儿没想靠儿子边儿,心里打算落了空,就感觉有点儿不得劲儿。

这会儿见分完家了,他就眼巴巴地瞅着周母:“娘,虽然分家了,但您自己一个人我还是不放心,要不您还是跟我一起过吧。秀英的做饭手艺还是不错的,您就别自己做饭了。”

周大海一听急眼了,什么叫娘跟你一块儿过呀,是老大不孝顺咋的?

“娘,您别听大江说,自来是长子赡养老人,您哪儿也别去,有儿子一口吃的,自是不能让娘跟着饿肚子。”

周大河也不干了,也不理会媳妇飘过来的眼刀子,也跟着道:“娘,要不您跟我一块儿过吧。

我这经常出去打铁,孩子们也都还小,等我去镇上时,翠芬一个人也忙不过来,您跟我过,她还能有个伴儿,我也更放心。”

周母瞅了一眼三儿子,直接回怼道:“合着你让我跟你一块儿过,是给你当使唤婆子呢?又是做伴儿,又是看孩子的,用不用我给你打扫卫生,洗衣做饭?”

周大河:“娘,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想您跟翠芬做个伴儿,您也知道她缺心眼儿,还胆子小,有您帮她看着我也放心。”

李氏:“说谁呢?你才缺心眼儿呢!”

对于儿子们的争抢,这里头谁真心谁实意,周母心里头自然有数,也不愿跟他们磨叽。

大手一挥:“行了,你们也不用这个叫,那个喊的,我哪儿也不去!

你们有好吃的,有那个心就送过来,没有心我就自己做。又不是手脚断了,做点饭也累不着。

至于看孩子,有空我也会帮着照看的,都放心好了。”

老娘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再多说也无益,三兄弟也就再不吭声了。

送走了里长和周九叔,众人各自回到屋里。又不约而同地开起了自家的小会。

周大海:“媳妇儿,以后你要好好地跟陈氏相处。

人家那脑子转的,真快呀!娘这边拿出钱,那边她就能算出数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