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静的图书馆深处,林昊找到了一张空桌,那里光线昏黄,空气中弥漫着纸张与书籍的淡淡气息。书架上堆满了看似无穷无尽的书籍,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令他感到宁静与安全。这是他的私人避风港,是他唯一能够逃避现实、安放自己灵魂的地方。透过窗户,初春时节的清晨阳光透射进来,洒在桌上,温暖而柔和,照亮他的面容,却无法照亮他内心的阴霾。尽管外面的世界如此安宁和谐,林昊的内心却犹如风暴般波涛汹涌,充满了无法言说的孤独。
他静坐在书桌前,眼前摊开了几本厚重的学术论文,书页中充满了关于量子物理、黑洞和时空的晦涩公式。这些看似艰深的文字对他而言,仿佛是他灵魂深处唯一的寄托,可以填补他内心的空虚。林昊从小便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并非源自对宇宙的热爱,而更像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家庭的冷漠和童年的孤独造就了他对自我存在感的深刻怀疑,让他意识到:这个世界并不在乎任何一个个体的命运。正是这种无情的冷漠和疏离,驱使着他不断去探索、去研究,试图通过科学的力量揭示生命背后的秘密,去掌控那些他无法理解的力量。
林昊十岁时,父母因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离世,留下了他和一个几乎被学术书籍填满的空荡荡的家。他的父亲是一位享誉学界的学者,母亲则是一位温柔而理智的教育工作者。两位亲爱的父母的去世给了林昊无尽的伤痛与孤独,更带来了难以言喻的失落感。他从未能从失去亲人的阴影中走出,尤其在那些静谧的夜晚,孤独总像无形的黑影紧随其后,缠绕着他。
随着年龄的增长,林昊终于意识到,可以通过科学来探寻更广阔的未知。物理学不仅打开了他通往辽阔宇宙的大门,也给予了他在这个冷漠世界中能够掌控的唯一力量——理性。理性让他将内心的痛苦转化为探索的动力,把每一次的心碎都当作数据,去看待生活,仿佛感情和人际关系在他的实验室中不再重要。林昊感到,只有在面对那些复杂的公式、图像和实验数据时,他的存在才变得不再是多余的。他常常思考:如果时间可以重新书写,我是否能够改变一些东西?是否有办法弥补那些我在生命中所遭遇的无法挽回的遗憾?
尽管林昊孤独,但他并不完全没有朋友。在大学期间,他遇见了顾若云和江逸辰,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顾若云是一位聪慧而理性的人,总能在林昊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支持;而江逸辰则是一位热血激情、冲动而随性的朋友。两个人性格迥异,却和林昊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使他在这两个世界之间不断游走。然而,尽管有他们的陪伴,林昊始终觉得与他们之间似乎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无法真正触及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
顾若云的聪明与敏锐,总能在关键时刻出现。她是他最信任的朋友之一,但这种信任也伴随着一种冷漠的距离。她的关怀、温柔和善解人意在林昊眼中总是显得那么远,仿佛隔着一条无法跨越的河流。林昊知道她关心自己,但这份关心在他心里却好像是一种无形的负担。顾若云常常劝他要放松自己,去感受生活的温暖,去融入人群,可这些话在他耳中却如同空洞的呼喊。他只能以冷漠的语气回应:“我不需要。”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