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几人笑声更大,蒲松涛惧内之名早已远近闻名。

这时,王勃安目光落在桌上,注意到了压在桌案上的白纸,上面隐隐有一副诗。

走到桌前,说道:“来,先看看蒲兄为今日诗会准备了什么大作!”

说罢,他拿起诗稿,开始看起来。

王勃安眉头皱起又舒展,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掩饰的惊讶。

每读一句,眼中的赞赏之色便更浓一分。

“好诗,好诗啊!”王博安忍不住赞叹出声。

其余几人闻言也凑了过来,问道:“可是蒲兄出了什么佳作?”

言语中颇存恭敬,隐隐以王博安为首。

王勃安也不多言,只是将手中的诗稿递给了他们。

几人传阅,只觉得诗中的每一个字都像是擂动的战鼓,敲击着他们的心脏。

尤其是那句“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更是让他仿佛置身于那苍凉的边关。

几人都是饱学之人,只是一眼,就看出此诗的不凡!

纷纷赞叹道:“不想蒲兄移居于西北小城,做了教书先生,心境学问更胜从前,竟然写出这般传世佳作!当真令人佩服!”

“不错!不错!蒲兄确实大才!”

“此词一出,边塞一题,百年内难出其右!”

几人都沉浸于此诗词营造的意境中,如饮老酒,回味无穷!

......

这时,其中一人猛然惊醒,提醒道:“坏了,可别误了时辰!马上就过了贴诗榜的时间了!万万不可让这传世诗词错过良机!”

原来,凉州府为了鼓励文人诗词发展,每年都会在这个时候设立诗会,设立诗榜。

文人雅士皆可在诗榜中贴上自己的作品,

诗会将在其中选出公认最好的诗作,编纂成册,传阅南北。

很多文人,也把这诗会,当成扬名的大好时机。

“是也,是也,此次也要让大梁文人们知道,我西北也能出旷世佳作!”

一人迟疑道:“可是,蒲兄还未到...”

王勃安拍板道:“无妨,给蒲兄留着字条,我们先去给他贴上,让他待会再来寻我们即可!”

“如此甚好!”几人顿时复议。

王勃安见词还未署名,提笔写上蒲松涛的字号,又留下纸条,这才带着众人赶往诗会。

...

诗会中,

诗榜就位于凉州知府衙门前面广场的一棵老槐树下,格外醒目。

榜单旁边,人群熙熙攘攘,但诗榜上面的诗却寥寥无几。

一来,西北民风彪悍,文人较少。

二来张贴于诗榜之上,就需要接受世人评议,如果对自己文采没有几分把握,哪个读书人敢把作品贴在上面!

诗会前方不远,

有一柄巨大的遮阳伞,伞下面有几张桌椅,还摆放着瓜果,旁边有几个侍从模样的人,正中间,是一个身穿绯红色官袍的人。

那人看年纪,约莫四十岁,脸庞消瘦,留着几缕胡子,眼神犀利,颇有威严。

知府杨卿摸摸胡子,叹了口气,重新坐了下来。

榜单上面的诗词,他刚刚都已看过,都是些陈腔滥调,歌功颂德,没什么新意。

粗略看下来,竟然连一首看得过去的诗词都没有。

“看来,这次诗会又要无疾而终,不了了之。什么时候,我西北文坛才能出一个扛鼎之人...”

这时候,他突然发现其中一个诗榜下面,人越聚越多......

ps:求追读,求收藏,求推荐~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