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
原刘快的汉中王府,被改成汉中郡府衙。
何东、马援、祭遵、耿纯和公孙述,齐聚厅堂,商议战后重建和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目前,已收复成固县、安阳县和西城县,战后重建工作迫在眉睫。
公孙述道:“这段时间,下官已教导这三个县的县宰一些政务处理知识,派他们带一些军队到任,展开工作即可。”
何东道:“本将的想法是,结合新政,将陛下的‘井田制’,在这三个县推行。”
刘快叛乱时,这三个县的豪强地主,大多逃亡去了益州或新都郡,剩余的都依附了叛军。
这三个县的土地,都是从叛军手中夺回,当收归国有,然后依照朝廷的新政,将土地分给民众。
公孙述却一脸担心。
土地原有的主人,会不会前来闹事,现时还控制着土地的豪强地主,肯定不会将土地交出来。
对此,何东已深思熟虑。
首先,发布公告,宣布那些逃离的地主,土地已被叛军夺取,他们已丧失土地的所有权,至于那些没离开的地主,以投靠叛军之罪,寂没土地和家产。
稍后,发布第二份公告,对曾参加过叛军的士兵,只要放下武器,返回家中,便既往不咎,还可分得田地。
祭遵赞道:“将军,此计甚妙!公告一出,那些豪强地主,无话可说。至于叛军的士兵,大多是佃农,参与叛乱乃身不由己,此令一出,尚未投降的叛军,立刻人心浮动,纷纷弃械回乡。”
公孙述迟疑道:“南郑县、褒中县和沔阳县这三个县,土地并未充公,同一郡内,政令不一,只怕会引起动乱。”
何东道:“南郑、褒中及沔阳三县的豪强地主,对于平叛贡献甚大,暂不宜强行充公土地,免得让人有过河拆桥的口实,损害了朝廷及我等的声誉。”
“就这样决定,对叛军占据的九个县,推行新政,以尽快安抚民众,恢复生产。”
何东任命公孙述为代理郡丞,负责战后重建工作。
接着,商议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目前,已收复成固县、安阳县和西城县,连同没有沦陷的南郑县、褒中县和沔阳县,汉中郡十二县已控制一半。
尚未收复的六个县,分别为位于西城东面的旬阳县、钖县、长利县等三县,以及位于西城东南面的武陵县、上庸县、房陵县等三县。
兵贵神速,应趁着叛军群龙无首,快速派兵平叛,免得让叛军推举出新的首领,形成合力,到时难以清剿。
马援、祭遵和耿纯纷纷请战。
何东留意到,公孙述却是一脸为难,犹豫不决的样子,便出言询问。
公孙述迟疑再三,道:“将军,请听下官一言,目前还不是出兵剿灭叛军残余的时候。”
众皆愕然。
何东心中一动:“请公孙兄明言。”
公孙述道:“目前,已活捉刘快,杀了霍洪和赵明,叛军失去主心骨,难成气候。当务之急,是解决当初竞卖官职的隐患。”
众人默然,当初为了要兵要粮,迫不得已出此下策,朝廷如何处理,还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若朝廷严厉追责,只怕何东人头不保。
马援道:“朝廷是否追责,与肃清叛军残余,有何关系?我觉得,收复汉中全境,立下大功,朝廷会酌情考虑。”
耿纯赞同,但祭遵和公孙述都面色凝重。
他俩曾担任县令,熟知官场深浅,因势利导,功劳可以无限缩小,而错误会被无限放大。
何东苦思良久,最后决定,屯兵西城,暂停军事行动。
马援不服气,始终觉得,不能给予叛军喘息之机。
何东面容严肃:“公孙兄的提示,十分及时。为求自保,唯有出此下策。”
养寇自重!
如果全部肃清叛军,朝廷便可毫无顾忌处置他,若叛军还占据着汉中郡的一半地方,朝廷便会投鼠忌器,担心叛军卷土重来。
毫无疑问,目前是与朝廷讨价还价的最好时机。
他抱拳行礼:“谢公孙兄指点!”
公孙述慌忙回礼:“不敢,将军没治下官失守石泉堡之罪,还委以重任,此恩如同再造,能竭尽全力辅助将军,实在是下官的荣幸!”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