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若曦和村民们发现,虽然枯井和地下河的水源暂时够用,但大家的生活仍然艰难。山上找到的野菜和野果虽能果腹,但种类单一,营养不够,村里的孩子们个个瘦巴巴的,若曦看在眼里,心中不免发愁。
“总这么下去不行,咱们得种些耐旱的作物,”若曦在村民们面前坚定地说道,“靠井水和地下河水来灌溉,慢慢恢复些吃的。”
村民们面面相觑,刘奶奶先开口道:“可是咱们村里没什么种子呀,干旱都好几年了,能长出什么来?”
若曦一边听一边思索,忽然想起之前和少年在山林中采到的一些野豆子和草籽,她眼睛一亮:“其实我们还是有种子的!山里找到的野豆、豇豆、甚至一些小米草籽都可以试试,耐旱又好养活。”
少年点头赞同:“可以先在小块地里试种,要是真能活,之后慢慢扩大种植。”
村民们听了,有些迟疑,但看到若曦信心满满的样子,也都纷纷表示愿意试一试。
于是,村民们在若曦的带领下开始开垦一块块小地。几位壮年村民挥舞着锄头,整齐地翻起了地,把原本杂草丛生的小块地整理得干净平整。若曦和三小宝也忙活着,帮着把豆种和草籽一一撒入土里,轻轻盖上一层薄薄的土。大家都充满期待,小心翼翼地浇上井水,让土壤保持微微的湿润。
三宝看着刚种下的小豆子,满怀好奇地问:“娘亲,小豆豆会什么时候长大呀?它会不会像山上的野果一样好吃?”
若曦笑着蹲下身,摸摸三宝的小脑袋:“小豆豆可是咱们的宝贝,要每天耐心地等它们长大。等长出豆角来,咱们就能吃上自己种的菜啦!”
孩子们听了都激动得不得了,纷纷表示要做“豆苗小守护者”,每天轮流给小豆苗浇水、松土,甚至还试着给豆苗“讲故事”,希望它们长得快快的。
为了节省井水,少年提出一个巧妙的“滴水法”。他从村里找来几个破旧的陶罐,在底部打了几个小孔,把井水慢慢倒进陶罐里,再将陶罐埋在豆苗的旁边。这样一来,水就会慢慢渗入土壤,不会一下子全被蒸发掉。村民们看了都忍不住夸赞:“这法子好!每滴水都能用得刚刚好!”
少年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道:“都是小技巧,但能省一滴水是一滴水。”
几天后,三小宝每天早早起床,和若曦一起跑到菜地里查看豆苗的长势。一天清晨,大宝忽然兴奋地喊道:“娘亲!娘亲!小豆豆发芽啦!快来看!”
若曦赶紧跑过去,果然看到地里冒出了几片嫩绿的小芽,虽然还很小,却像是村民们的希望一般,顽强地挺立在土壤里。村民们围过来,看到豆苗冒出小芽,一个个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好样的!这豆苗长出来了!若曦丫头,你这法子真灵!”刘奶奶笑得合不拢嘴,眼里满是骄傲。
若曦看着那一片小小的嫩芽,心中也充满了希望。她轻轻说道:“这只是开始,大家一起努力,以后咱们能种更多的作物,让日子越来越好!”
从那天起,村里人每天都轮流照顾小豆苗。大家互相交换种植心得,小心翼翼地浇水、松土,甚至还开始在地里插上木棍,用来支撑日后长大的豆藤。
每当太阳渐渐落山时,三小宝便围坐在豆苗旁边,开始给豆苗“讲故事”:“小豆豆,你们要加油长大呀,这样我们就能吃到你们啦!”孩子们的天真话语让大人们忍俊不禁,也让这个简陋的小菜地充满了生机和温暖。
不久后,村子里的其他人也开始学着若曦的“滴水法”,在自家屋旁的地里试种一些耐旱的野菜、豆类。村子里每块小地都被整理得井井有条,虽然土地还不多,但每一片嫩绿的叶子都带来了希望的象征。
若曦看着这片努力换来的绿意,心里默默发誓:无论多难,她一定会坚持种下去,让孩子们和村里人都能有口饱饭吃。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