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外公的口气就知道外婆肯定在外公面前故意气他,她要帮外孙去卖衣服了,兴许还说了是皇上亲自任命的。
再一个就是士农工商这个问题他确实也争不过外公。
时代不同,古代粮食产量低下,本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就少,如果农民都放弃土地开始经商,那么就肯定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如果朝廷不动用行政力量,逐利的民众有多少甘愿从事农业那还真不好说。
试想一下,如果把商人放首位,大家都变成商人,都在争利益,社会就乱了。
种地的人越来越少,粮食产量也会随之而锐减。
这其实就动摇了国家统治的根本,如果老百姓经常食不果腹,那么就很容易发动来势汹汹的农民起义。
这对于统治者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所以才会对商人大力打击。
所以根本没必要跟外公去争。
士农工商确实是对的,不过外公跟自家人也搞阶级对抗就不对了。
简家平闻言一脸震惊。
这首诗出自能剧名篇《敦盛》中的一段歌词。
在周作人翻译的《平家物语》中,这段歌词被译为“人间五十年,如梦亦如幻,有生斯有死,壮士复何憾”。
姜旦将壮士复何憾改成汝何以留憾。
意思是都快五十岁的人了,人生如梦,万法皆空,谁也说不清谁哪天就先嘎了,你为什么还要留下遗憾?
原文不是这个意思,但改了五个字后,对应此时的场景,在简家平心里就是这个意思。
姜旦说这句诗词一是想劝一劝外公,外婆本就是这样的性格,你鄙视她一次,她会日夜不停鄙视你一万次。
只要外公稍微改一下态度,外婆能把心肝肺都掏出来给他。
何必呢!
当然听进去多少是外公自己的事。
其实姜旦不知道的是,外公心里其实除了外戚经商,对如今这个家庭还有另一个隔阂。
那就是当年读书人为反对盛景帝的新政,组织考生罢考。
摆出了孔夫子像,他女婿一句“我是学武的”,便剁了一百多个读书人的人头。
女婿是个嗜杀的武夫,他是一个读书人,这让他有种做人抬不起头的感觉。
放现代人的理解就是家庭成分不好,他在外面没底气。
现在忽见外孙出口成诗,并且朗朗上口且极具禅意,他有些不敢置信。
“人生五十年,如梦亦如幻。”简家平口中喃喃的念道。
读尽人间书的他,仔细品味,却不曾想起半点出处。
难道是他自己所作?
简家平摸了摸姜旦的背,心中翻起了波涛。
虽然夫人无数次念叨她能教出一届文人巨匠,比他这个酸儒读书厉害千百倍。
可他见到的外孙却是一个不喜读书,亦步亦趋模仿大人、故作老成难以教化的孩童。
虽然今天的相处他对外孙有了很大的改观。
但此诗......
不,不可能,他小小年纪怎能如此通透地领悟人生。
应该是从老师,或者太师太傅那里鹦鹉学舌,学来的。
毕竟旦儿本就喜欢模仿大人,简家平心里想到。
这首诗应该是朝廷那几位新作的诗,兴许不久就会流传出来。
......
姜旦见到了左侍郎海尔。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