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您说个特别惊人的事儿,您可得坐稳了听。这世界啊,居然有 99%的人都像是机械人,您琢磨琢磨自己是不是其中一员?
您想想看,打从咱们出生那天起,吃啥奶粉、用啥尿布、吃啥饭菜、上啥学、干啥工作、买啥车房、咋还车贷房贷,甚至到最后买啥骨灰盒、埋在哪儿,感觉都像是被提前设计好的。然后生了娃,又把娃往这条老路里塞,您说是不是?这一辈子就这么按部就班,无聊得很。好多人都没怎么思考,迷迷糊糊就走上这条路了。您要是问问那些结婚的人为啥结婚,有的说年龄到了,有的说朋友兄弟姐妹都结了,这荒唐不荒唐?
这世界上啊,超过 80%的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80%的人也不喜欢自己的另一半。为啥呀?因为没办法追求自己喜欢的,就只能随便找个人凑合着过。您想想,一天 24 小时,8 小时睡觉,8 小时工作,剩下 8 小时吃饭、社交、洗漱啥的。这睡觉的 8 小时就不说了,另外 16 小时,有 8 小时干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剩下 8 小时干些杂七杂八的事儿。
这世界上只有 2%的人会真正动脑子想想自己到底要啥,大部分人都跟机器人似的,行动特别机械。就好比您去逛商场,一进店,销售员就问您“先生/女士,有什么可以帮到您吗?”然后大部分人就跟设定好程序一样回答“哎呀没有了,我只是随便看看,逛逛而已。” 销售员接着说“要不要我帮您介绍一下”,您就回答“不用了,我自己看看。”然后您就会发现,销售员在店里乱转,您也在店里瞎逛,最后啥也没买就走了。您说这是不是跟机器人似的?
还有更有意思的呢,您要是问对方吃饭了没,对方可能明明没吃,却脱口而出吃了,然后才反应过来不对。您说这群人是不是像机器一样,按部就班地过完这平淡又无聊的一生,哪能有啥大出息?
那为啥咱们人类会有这么多机械动作和反应呢?其实就是因为这样能省时间,不用费脑子思考。只有碰到特别大的灾难或者关乎生死的大事,才会逼着咱们去深度思考,才能从机器人变回真正的人。
就像刚才说的,销售员问“先生/女士有什么可以帮你吗?”您回答“不用了,我只是看看而已。”这就是为了省事儿,不费脑子,简直就是两个机器人在对话。
那怎么利用别人这种机械反应呢?古代有一种很厉害的控制人性的技术叫摄心术。比如说您去朋友家,朋友要是问“你喝不喝东西?”大部分人都会说不喝。但要是朋友说“有咖啡和绿茶,你喝哪一种?”这时候大部分人就会选一种来喝。还有在路上有人让您帮忙拍照,您可能想都不想就接下相机了。男孩子追女孩子也是,直接问“能不能做我女朋友?”很可能被拒绝,但要是创造个浪漫的机会直接牵手,成功率可能就高多了。
还有两家卖面条的餐厅,一家服务员问“您需不需要加一个鸡蛋?”好多顾客都说不用。另一家服务员问“请问您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大部分顾客就会说加一个。这就是利用了顾客的机械反应。
两个销售人员卖同一个产品,顾客说贵,一个销售人员说“不贵呀,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好,是因为好才贵呀。”顾客可能就走了。另一个销售人员说“您是希望我们这个产品再便宜点?然后再能给您多一些赠品对吧?”顾客可能就蒙了,回答“对。”然后销售人员再给点优惠和赠品,顾客可能就稀里糊涂地买了。
能赚到钱的人可都是懂人性的高手!人经常会被催眠,进入机械模式。比如看到卖炸鸡排的店门口排好多人,就会有更多人跟着排队买,其实好多人都没吃过,也没想过买,就是跟着排。坐火车高铁也是,明明离检票还有好久,就有人开始排队,您问他们为啥,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您要是把人性搞明白了,驾驭人就容易多啦。
接下来重点来了,特别重要,您可得仔细听!人与人在一起,那就是一场驯化的较量,不是您驯化对方,就是对方驯化您,夫妻之间更是这样。所谓的驯化,就是把对方带进机械模式,让对方形成一种不自觉的自动反应,时间长了就成了固定的行为模式,也就是机器人模式。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