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缓缓地闭上了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尽管李承乾如此说,他的内心还是有些纠结。
一方面,魏王李泰聪明伶俐,才华横溢,深得他的喜爱。他曾经想过立李泰为太子,但是,他也知道,废长立幼是大忌,容易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和反对。而且,李泰也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比如心胸狭窄、野心勃勃等。如果立李泰为太子,可能会引发更多的矛盾和冲突,甚至危及到大唐的江山社稷。
另一方面,他现在还是正是壮年,如果没有人制衡太子,可能会动摇到自己现在的地位。他担心李承乾会因为自己的宠爱而变得骄傲自满,甚至会对自己的皇位产生威胁。他也担心李承乾会因为自己的不满而发动政变,导致大唐的内乱和动荡。
李世民陷入了沉思,他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李渊,他曾经也是因为废长立幼而引发了玄武门之变,导致了兄弟相残、朝局动荡。他不想重蹈覆辙,他想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
李世民也不再纠结,叫来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和魏征商量听听他们的建议。他知道这些大臣都是他较为倚重的谋士,他们会给他一些中肯的意见。
按照对他们的了解,李世民对他们的建议也能猜测的八九不离十。
房玄龄作为善于谋划、行事谨慎的大臣,可能会认为这种过度的宠爱会破坏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导致宫廷内部的争斗和不稳定。他或许会主张李世民应当平衡对诸子的宠爱,维护太子地位的稳固,以保障皇位传承的有序。
杜如晦以善于决断着称,可能会更直接地指出这种偏爱可能引发的政治危机,强调确立明确的皇位继承规则的重要性,以免诸子因争夺皇位而相互倾轧,造成国家动荡。
长孙无忌作为李世民的大舅哥和朝廷重臣,从维护家族和朝廷稳定的角度出发,可能会坚决反对李世民对李泰的过度宠爱,力保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因为李承乾的地位稳固有助于长孙家族的利益和地位。
魏征以直言敢谏闻名,他可能会毫不避讳地向李世民进谏,指出这种偏爱违背了祖宗之法和伦理纲常,可能导致兄弟相残、朝局混乱,强烈要求李世民纠正这种不当行为,回归正统的皇位传承原则。
李世民为了立储之事,召集了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和魏征四位大臣前来书房商议。
书房内,李世民正襟危坐,一脸严肃地看着眼前的四位大臣。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和魏征四人依次进入书房,向李世民行礼后,分别坐在了李世民的两侧。
李世民开门见山地说:“今日召集各位爱卿前来,是为了立储之事。朕的两个儿子李承乾和李泰,都很优秀,朕一时难以抉择。各位爱卿,你们有什么看法?”
房玄龄首先发言:“陛下,嫡长子继承制是祖宗之法,是不可违背的。李承乾是嫡长子,是合法的继承人。如果陛下废长立幼,必然会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和反对,甚至会引发内乱。陛下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维护太子的地位,以确保皇位的顺利传承。”
杜如晦接着说:“陛下,确立明确的皇位继承规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陛下不明确规定皇位的继承顺序,必然会导致诸子之间的争斗和杀戮。陛下应该以国家稳定为重,尽快确定皇位的继承人,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
长孙无忌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陛下,李承乾是嫡长子,是合法的继承人。而且,李承乾的性格温和,为人善良,深得朝中大臣和百姓的喜爱。如果陛下废长立幼,必然会引起朝中大臣和百姓的不满和反对,甚至会引发内乱。陛下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维护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以确保大唐的江山社稷。”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