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之后......

“目标已被标记!”冰冷的机械声从电脑中传出。

张伟打开电脑上的地图,一座连接上下两层的建筑在高楼大厦中闪闪发光,距离自己直线距离约100公里

建筑的外表看起来像是一座巨型电梯,和周围的建筑风格一样,这座电梯外表也装饰着繁复的哥特风格花纹和颅骨。张伟切入周围的一辆侦察车,操纵它接近电梯。

电梯的门半敞着,上面的齿轮颅骨标记因为电梯的打开而被分成了两半。电梯井里面空洞洞的,没有平台或者货箱停在这层。张伟激活了侦查车上的激光测距仪,开始对这座电梯开始测距。几秒后,测量结果得出,整座电梯的面积差不多有一座标准橄榄球场大小。

虽然说由于俯角不够导致侦察车上面的侦查装置无法探查这座电梯井的深度,但即便停在边缘也能通过有限的俯角得知眼前的这座深坑大概率是电梯井。

找到电梯之后的张伟看着地图,开始规划路线。将近一周的侦查之后,方圆100公里内的能够允许侦察车通行的道路和道路两旁的建筑已经被扫描录入地图,有些无法通过,但看起来宽度允许的被阻碍道路也被标记。

张伟调节着地图,在里面找出一条尽可能直线通往电梯的道路——宽度至少要允许自己新设计的天启坦克通过。并以此道路两侧500米左右规划出一条通道,也就是需要清扫的面积。至少这500米内不能有敌方单位,并且能够保证安全。

唯一的问题就是人数不够。张伟轻轻的用手指敲着桌子。宽度1000米的安全带可不是平面上的1000米,这一千米由多层建筑构成,如果没有相连还好,相连别的建筑的话这就可能意味着自己要在这一千米的宽度上以平面三十倍的密度安排人员进行防守。

可现在自己也就攒了一百五十多名步兵可以进行部署,车辆配属人员的建造占据了太多的产能。

必须安排哨戒机枪。

张伟把目光投向加特林机炮。不同于盟军的机枪碉堡和苏联的哨戒炮,来自于尤里的加特林机炮没有地下建筑,可以部署在厚度不高的楼板上。而且由于其优良的俯角和仰角,加特林机炮既可以对低于自己的单位进行攻击,也可以对高于自己的单位进行攻击。

最有趣的是其中的生物火控,不同于机枪碉堡和哨戒炮上配置的硅基芯片。加特林机炮塔上的生物芯片可以进行自主学习,简单点来说就是如果这座机炮塔对同一个单位持续射击时,它可以学习对方单位的运动逻辑,并某种程度上对对方下一步的行为进行‘猜测’。从而打的更准。

所以张伟以此为蓝本设计了加特林机枪塔——工作原理一样。为了减轻体积和重量,在不计成本的堆料下,整个机枪塔被缩小到了两米高,并可以部署在室内。重量比原本的机炮是轻了很多,但仍然很重。

不过怎么搬上去嘛.......张伟有些不安地看着地图上一个在基地里面打哈欠的重装动员兵。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