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二,晚上8点有直播。

投资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会亏钱,然后再学会赚钱。

投资从来都不是一条一帆风顺的道路,它充满了风险与不确定性。

学会亏钱,意味着要接受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失,理解风险是投资的一部分。

这并非是消极地对待投资,而是以一种理性的心态去认识到,即使是最有经验的投资者也无法避免偶尔的失利。

当学会亏钱时,投资者会更加谨慎地进行决策。我们会深入研究市场、分析各种投资标的的风险特征,不再盲目跟风或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学会亏钱能让我们在面对损失时保持冷静,不被情绪左右,从而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投资策略。

而学会赚钱,则是在对风险有了充分认识和应对能力的基础上,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通过精准的分析和果断的行动实现资产的增值。

学会赚钱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投资技巧和判断力。

在投资中买入和卖出的时机是什么呢?

假如你投资以获得超越其他的高额收益为目标,那么只需要做好一件事。简单来说,就是在经济衰退、市场见顶之前卖掉它。

也就是说,在一国经济衰退、收缩之前卖掉,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就是在大街上鲜血横流的时候,在毁灭性的消息来临的时候,在每个人都极度悲观的时候,在每个人都开始抱怨、呆若木鸡的时候,这个时候你买入就可以了。

卖出时机的把握:当以追求高额收益为目标进行投资时,强调对宏观经济和市场周期的关注。在经济衰退和市场见顶之前卖出资产是一种逆向思维。

经济衰退通常伴随着企业盈利下降、失业率上升等一系列负面因素,市场见顶意味着价格已经达到了一个阶段性的高点,后续可能面临价格下跌的风险。

例如,在 2007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漂亮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泡沫,房价不断攀升。

一些敏锐的投资者如果能够观察到经济指标的异常,如次级贷款违约率上升等信号,在房地产市场开始衰退、股市等资产价格见顶之前卖出房产或股票等资产,就能够避免在随后的市场崩溃中遭受巨大损失。

买入时机的把握:买入时机是在市场极度悲观的情况下。

“大街上鲜血横流”“毁灭性的消息来临”等表述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用来形容市场处于极度恐慌和负面情绪弥漫的状态。在这种时候,资产价格往往被低估。

以股票市场为例,当一家公司因为某个负面新闻(如被监管部门调查、出现重大产品质量问题等)而导致股价暴跌,市场上投资者普遍看空,此时如果经过深入分析,发现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依然存在,基本面没有受到根本性的破坏,那么这可能就是一个低价买入的好时机。

例如,在 2013年,白酒行业受到“塑化剂”事件和限制三公消费政策的双重打击,贵州茅台等白酒企业股价大幅下跌,市场一片悲观。

但如果投资者能够看到白酒行业的长期需求依然存在,贵州茅台的品牌价值和盈利能力依然强劲,在当时买入股票,后续就能获得可观的收益。

这种投资策略的潜在风险和挑战判断市场顶部和底部的难度:准确判断经济衰退和市场见顶是非常困难的。

经济数据往往是滞后的,市场情绪也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导致投资者误判。

例如,市场可能会出现短期的调整,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市场已经见顶。

同样,判断市场底部也很棘手,很难确定市场的悲观情绪是否已经过度反应,还是会进一步恶化。

心理压力和情绪控制:这种逆向投资策略需要投资者具备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市场一片繁荣、人人都在赚钱的时候选择卖出,投资者可能会受到周围人的质疑和贪婪情绪的影响,怀疑自己是否错过了后续的上涨机会。

而在市场极度悲观的时候买入,需要克服恐惧情绪,因为此时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似乎无处不在。

例如,在股市暴跌期间,很多投资者会因为恐惧而不敢入场,即使资产价格已经很有吸引力。

宏观经济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宏观经济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政府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因素都会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即使投资者判断出经济即将衰退而卖出资产,但政府可能会出台大规模的刺激政策来提振经济,导致市场走势与投资者的预期相反。

同样,在市场极度悲观时买入,如果后续宏观经济形势继续恶化或者政策出现不利变化,投资也可能面临损失。

在投资的舞台上,恐惧与贪婪如同两个隐形的对手,时刻考验着投资者的心智。

恐惧往往在市场动荡、价格下跌时悄然袭来,让人在惊慌中做出错误的决策,比如过早地抛售资产,错过后续可能的反弹机会。

当股市大幅下跌,各种负面消息充斥时,恐惧会让人陷入绝望,仿佛世界末日即将来临,而忘记了市场的周期性和长期投资的价值。

贪婪则在市场繁荣、价格上涨时露出狰狞面目。它会让投资者被短期的高收益所迷惑,失去理性判断,过度冒险追求更高的回报。

在牛市中,人们常常会因为贪婪而盲目跟风,不断加大投资,甚至不惜借贷投入市场,却忽视了潜在的风险。当市场泡沫破裂时,贪婪带来的后果往往是惨重的损失。

然而,战胜恐惧和贪婪并非易事。

这需要投资者具备强大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首先,要对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有清晰的认识。

明确自己是为了长期财富积累还是短期投机获利,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

其次,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被市场情绪所左右。学会独立思考,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来做出决策,而不是盲目跟随大众。

再者,要学会控制欲望,懂得适可而止。当收益达到预期目标时,要有勇气卖出获利,避免被贪婪驱使而陷入过度投资的陷阱。

只有勇敢地与恐惧和贪婪作斗争,战胜内心的这些负面情绪,投资者才有可能在复杂多变的投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一时的收益所迷惑,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实现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我们能做的只能是赚取有限的利润。

-----------------

如何识别市场的极度悲观情绪?

股价表现:在股票市场中,当大部分股票价格持续大幅下跌,指数出现深度回调时,这可能是市场悲观情绪的一个信号。

例如,当沪深 300指数或标普 500指数在短时间内下跌 20%甚至更多,往往伴随着投资者的恐慌情绪。

而且,市场上很少有股票能够独善其身,几乎所有板块都受到拖累,龙头股也出现破位下跌的情况。

同时,一些原本被市场看好的高成长股,其市盈率(PE)大幅下降,市净率(PB)也处于历史低位,说明投资者对这些股票的未来预期变得十分悲观,纷纷抛售导致估值下降。

成交量变化:成交量是反映市场情绪的重要指标。

一种是成交量急剧放大,这是因为投资者恐慌性抛售股票,大量的卖单导致成交量激增。例如,在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股票市场的成交量在某些交易日达到了平常数倍的规模。

另一种情况是成交量极度萎缩,这表明投资者对市场已经极度失望,甚至连交易的意愿都很低,市场陷入了一种“死寂”的状态,如同在熊市末期,很多投资者都选择离场观望,导致市场活跃度极低。

信用利差扩大:在债券市场,信用利差是衡量市场情绪的关键因素。

当市场悲观时,投资者对信用风险的担忧加剧,会要求更高的风险补偿。

比如,公司债券与国债之间的利差会显著扩大。

如果一家公司的债券收益率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的差值从正常的 2%- 3%扩大到 5%- 6%,这说明投资者对该公司的偿债能力产生了严重怀疑,整个债券市场也可能处于悲观情绪之中。

关注媒体和舆论新闻报道内容和频率:媒体对市场的报道往往会影响投资者情绪。

当媒体大量报道负面消息,如经济衰退、企业破产、行业危机等内容,并且这些报道的频率很高时,可能会引发市场的悲观情绪。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