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三号,星期天。
一群大爷大妈打着蒲扇伸长脖子焦急等待。
“咋还不来呢?今天是三号没错吧?”一位老太太再次跟身旁的人确认。
“是三号啊,昨天我外甥女还特意提醒我别忘了今天早点去排队。内部消息,听说只拿一千瓶出来搞活动,卖完即止,手快有手慢无。”老大爷一脸神秘地跟几个老伙计低头交耳道。
“真的假的?那我得赶紧通知亲家去,晚了可就没了。”
“我也去我也去。”
……
苏雪等人穿上昨天刚缝制好的马甲,马甲背上绣着“红山村罐头厂”,左右两边则是“红山”、“罐头”,相当于现代的工作服了。
跟供销社借的场地分别摆上三张桌椅,愿意出来搞活动的最终还是萧强军、林寡妇跟萧春雨。
三人各自一张台,顾客去哪里购买就算谁的业绩,有种三人同台PK的意思。
苏雪允许他们找个一个外援,可以找人帮他们看台子,他们主动出击招揽顾客。
当然,也可以选择单打独斗。
提前放出假消息仅限一千瓶,越少越爱抢,国人的习性她懂。
实际上苏雪的备货上限是五千瓶,她没有在七零做过活动,也不敢太理想化,能卖多少算多少。
昨天她给三人跟苏醒做了培训,主要是培训活动规则,一定要满五才送一,五以上十以内都是按五来送,十送二,十以上十五以下按十来送,以此类推。
若是有的顾客一人买不了那么多,可以建议顾客跟其他买的少的组队凑数等等。
另一个要点是在推销过程中要学会宣传自家产品的优点,比如价格优势,同类产品比口味优势,还有本地品牌的自豪感等等,也不忘提醒顾客红山罐头以后在供销社可以买到。
场地布置好。今天,苏雪总指挥,负责控场。苏醒记账,林安也来帮忙协助场务,另外苏雪按每人两块钱的劳务费跟供销社借了三人配给每台桌一个收银员,而推销三人是主力。
柱子被苏雪拉来当跑腿,给他赚点外快。
时间一到,苏雪还没热场完,场外大爷大妈们已经迫不及待虎视眈眈了。
没办法,苏雪只能迅速介绍完产品,一声令下可以开始入场购买。
瞬间乌泱泱一群人蜂拥而入,个个眼神透着一抹精光。
“大家都排好队,一个一个来,都准备好钱,要是犹豫不决,麻烦让一让给后面想好的人买啊。”苏雪不厌其烦反复强调,努力维持秩序。
她低估了这个年代的人对物资的疯狂。平时抠搜得恨不得一毛钱掰成两半花的人面对昂贵的罐头下手快得像不要钱。
买五送一,可不是在省钱么?而且比供销社以前的罐头便宜五毛,再另外白得一瓶,还不限额购买。
中秋节快到了,送罐头可是顶顶有面子的礼,以前是有钱没货,现在有货还白送,买多送多,可不得鼓足劲儿买个够。
罐头耐放,寄给远方的亲戚,外地工作的儿女都是可以。听说了只拿一千瓶出来搞活动,谁不想趁机多囤点。
“大娘您选咱家罐头选对了,都是新鲜产的,放个一年都没问题,无论买回家吃还是送人,都受欢迎得很。”春雨热情地招揽着面前的大娘。
今天她拉了弟弟萧春笋来当外援。萧春笋也是个活泼的,十二岁的少年,皮肤被晒得黑黝黝的,咧开嘴巴笑时会露出整洁的大白牙。
在春雨招待顾客时他会适时地搭腔,比如说,“您家的大孙子肯定喜欢。”,“要是有亲戚给我家送罐头,我估计都乐疯了。”,“您儿子在外地尝到咱家罐头,可算是尝到家的味道了。”
姐弟俩一唱一和忙的不可开交。场面稳定后,一个守在桌子前,一个跑到人群外去拉人。
萧强军找了他在镇上的哥们来帮忙,叫周浩,身高一米七左右,瘦瘦干干的青年,人有些腼腆,干活倒是麻利。
眼见春雨姐弟俩那边已经卖完一百瓶,萧强军有点急了,他必须想想办法招揽更多的人。
现场的顾客已经定了,需要从别的地方引流,哪些地方人多又能消费得起罐头呢?
有了,国营饭店。于是,交代好周浩看场子,萧强军跑到国营饭店附近做宣传。
“供销社门口搞活动了!黄桃罐头一瓶两块五,买五送一,买十送二,只卖五百瓶,卖完就结束啦。中秋节要送礼的赶紧去,再不去就买不着了。”萧强军豁出去在饭店附近反复循环这几句话。
“哎,兄弟,你没骗我吧,真的买五送一?”准备吃饭的一个胖子抓着萧强军问道。
“供销社前两天就贴告示了,您要是不信跟这两天去供销社买过东西的人打听一下就知道了。不过我建议您现在去看看,我刚从那边过来,可热闹了,再不去就买不着了。您过去找靠近供销社门口那条队,我亲戚,他跟领导关系好,货足,您跟他说我介绍的,肯定能买到。”萧强军一脸我没骗你,都是为你好的表情说道。
胖子也不急着吃饭了,反正还不饿,供销社也不远,他得去看看,可不能错失良机。
不少好奇的人围了过来跟萧强军打听情况,萧强军口水都说干了,人才散了去,当然是去凑热闹啦。
“前面的人快点,别买太多,给后面的人留点啊。”
“就是就是,我大早起来排队,总不能排到我时都卖完了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