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说到宝钗为惜春画材的事忙活了半天,总算让宝玉把该买的画材画具记齐了。准备去买了,给惜春去画大观园人物风景图。
那贾母游历大观园风寒吃了两剂药也好了。王夫人来看老太太。说起王熙凤过24岁本命年生日的事,贾母也知道,如今的贾府,已经是逐渐被掏空,而那个掏空贾府的人,居然有可能是当今圣上。
想到这里,贾母不禁出了一身冷汗。
生日还是要过的,如何过,就要费些心思了。
贾母于是就算了一笔账。这次给湘云办酒筵200两,还席算是没有大做,只300两。这就是500两没了。
如果凤姐儿过生日,都是自己这里出,虽然名声上好听,少说也要100两吧。
这几天,贾母的心里一直在打鼓。
凤姐儿的本命年生日,不过说不过去,要过,还要风风光光地过,但又要少花或不花银子过。
于是,贾母在脑海里迅速调动那些高人的手段。突然,贾母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听大人讲笑话时,讲到的明代江南一个叫朱存理的藏书家“众筹买驴”的故事,这故事说他想要购买一头驴作为代步工具。
朱存理比江南名士沈周小了近20岁,又比大书法家文徵明大了20多岁,是二人的知己好友,也是他们背后的文化圈中的重要一员,与吴中名士吴宽、祝允明、唐寅、都穆等人皆有往来。他与同样不乐仕进、不愿随俗为尘的那个读书人朱凯,并称为“二朱先生”。
朱存理是个博学多才的人,少年就有“神童”的称号,但他一辈子不愿意做官,痴迷书画典籍,精通收藏鉴赏。他写过一本书名叫《铁网珊瑚》,是中国古代题跋集录体美术文献的开创之作,在美术文献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旦听闻哪里有珍贵的藏书,朱存理必定不辞辛劳地前去寻访。若囊中羞涩,无法购得,他便会亲自抄录。
因过度沉迷抄书,加之古代又没台灯,他的视力逐渐衰退,成了高度近视,这让沈周等一众好友们感到既好笑又心生担忧。
沈周《戏人短视》:“朱子阿堵中,光晦视昏沉。”吴宽《次韵石田戏朱野航短视》:“嗟彼盲者病,遇人惟听音。”
朱存理没有一官半职,也不从事商业,所以家境很拮据。但他是个老好人,当有人问他借马时,他还是把唯一的马借给别人了。不料借出后马死了,令他失去了坐骑,本就贫困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到了五十五岁那年,年事已高加上高度近视,朱存理愈发觉得行动不便。于是,他萌生了购买一头驴子作为代步工具的想法。但他家中可谓一贫如洗,有时还要变卖自己的收藏为生,根本拿不出买驴的钱,只能自己干着急。
就在朱存理一筹莫展时,一位二十岁的年轻人决定出手相助,他就是吴中大才子徐祯卿。徐祯卿是个古道热肠的青年,文采又好,非常同情朱存理的境遇,于是大笔一挥,写了一篇《为朱君募买驴疏》,有人说是相当于帮朱存理写了一篇高质量推文。
在这篇文章中,徐祯卿以幽默的笔触描述了朱存理的高尚品质与坎坷经历,号召大家捐款,实现朱君有一头驴骑的小小心愿。
朱存理的好友们看到这篇文章之后,纷纷慷慨解囊,《募驴图》的卷尾,有一份文人们出资的“账单”:
秀才钱同爱奉赠白金六钱
西崦朱良育赠银五钱
太原祝允明奉赠五星
苏卫张钦助米一石
相城沈邠奉米一硕
唐寅赠旧刻《岁时杂》一部;
计十册抵银一两五钱
从名单上可以看出,共10多人参与了众筹,当时文徵明因父亲去世在家丁忧,便没有参加这次活动。
唐伯虎当时刚经历科举舞弊案,自己生活都很紧张,没什么银子,但还是将藏书拿出来换钱,可见他的仗义和可爱。
明朝一两银子差不多相当于千元。可以看出,唐伯虎的“份子钱”还是比较给力的。
当徐祯卿、唐伯虎等人热火朝天地众筹买驴之时,“明四家”之一的仇英才六岁。
时隔几十年后,仇英补画了幅画卷,后世藏者又将徐祯卿的《为朱君募买驴疏》和当时文人的认捐金额附诸卷后。使这个“众筹买驴“的故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说干就干!
王夫人来看望贾母,这里贾母就向王夫人笑道:“我打发人请你来,不为别的。初二是凤丫头的生日,上两年我原早想替他做生日,偏到跟前有大事,就混过去了。今年人又齐全,料着又没事,咱们大家好生乐一日。”
王夫人就笑道:“我也想着呢。既是老太太高兴,何不就商议定了?”
贾母笑道:“我想往年不拘谁作生日,都是各自送各自的礼,这个也俗了,也觉生分的似的。今儿我出个新法子,又不生分,又可取笑。”
王夫人忙道:“老太太怎么想着好,就是怎么样行。”
贾母笑道:“我想着,咱们也学那小家子大家凑分子,多少尽着这钱去办,你道好顽不好顽?”
王夫人笑道:“这个很好,但不知怎么凑法?”
贾母听说,益发高兴起来,忙遣人去请薛姨妈邢夫人。又叫请姑娘们并宝玉,那府里珍儿媳妇并赖大家的等有头脸管事的媳妇也都叫了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