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温柔的黄昏,爷爷路佳明坐在老槐树下的摇椅上,身旁围绕着充满好奇与渴望的孙子孙女们。夕阳的余晖洒在他慈祥的面庞上,他轻轻拍了拍身旁的空位,示意孩子们坐近些,然后缓缓开口,讲述起了家乡运河畔的故事,今天接着昨天的讲——丹阳古风,常州名人传奇。

第二天清晨,晨光初破晓,船队缓缓启航。

春风温柔地拂过,阳光如同细碎的黄金,轻轻洒落在大运河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路家昌立于船头,目光穿透薄雾,眺望着前方蜿蜒曲折的河道,心中涌动着对未知旅程的无限期待。自镇江一别,船队已破浪前行半日有余,沿途景致如同缓缓展开的画卷,每一帧都令人心旷神怡,目不暇接。

“两岸青山相对出,绿树成荫,真是好风光啊!”路家昌不禁感慨道,身旁的水手们也纷纷点头附和,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偶尔,几缕炊烟自岸边农舍袅袅升起,为这宁静的画面添上了几分生活的气息。

午后,船队终于抵达了丹阳码头,这里是运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船只穿梭,人声鼎沸。

“传令下去,靠岸停泊,大家准备上岸补给。”路家昌一声令下,船员们迅速行动起来,纷纷下船,准备采购所需的食物与日用品。

丹阳码头,热闹非凡,各式商贩沿街叫卖,商品琳琅满目。路家昌与几位水手步入一家古色古香的酒馆,打算在此小憩片刻,享受片刻的宁静。酒馆内,几张木桌错落有致,几位客人低声交谈,氛围温馨而雅致。

“客官,里面请!”店小二热情地迎了上来,为他们引路并介绍了店内的特色佳肴。众人落座后,路家昌趁着等待的间隙,向店小二打听起丹阳的风土人情。

“丹阳啊,那可是一块宝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咱们这儿的人,那叫一个勤劳善良,热情好客。每逢佳节,镇上还会举办盛大的庙会,那热闹劲儿,您来了就知道了!”店小二眉飞色舞地讲述着,言语间满是自豪。

正当众人聊得兴起时,一位身着朴素却气质不凡的老者步入酒馆,径直走向路家昌一桌,微笑着点头示意。

“哟,这不是李老吗?快请坐!”店小二眼尖,连忙上前招呼。原来,这位老者竟是镇上的德高望重之人,名叫李玉普,深受百姓爱戴。

老者坐下后,与路家昌攀谈起来,眼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年轻时候,我也常在这条运河上奔波,见过不少世面,也听过不少故事。”老者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哦?愿闻其详。”路家昌兴趣盎然,身体微微前倾,以示倾听。

“记得有一回,我们船队遇到了一段险峻的河段,水流湍急,暗礁遍布。大伙儿都犯了难,生怕一不小心就船毁人亡。就在这时,一位老船夫挺身而出,他手持长篙,眼神坚定,告诉我们只有紧贴岸边行驶,才能避开中央的急流。我们照做后,果然平安无事。后来才知道,那位老船夫是这条河上的活地图,救过不少人。”老者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了敬佩之色。

“还有一次,我北上途中,夜泊张秋镇。那晚月色皎洁,我独自上岸散步,误入一片竹林。突然,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我循声而去,只见一位白衣少年坐在竹林中吹奏。那笛声如泣如诉,动人心魄。我们虽未言语,但那一刻的心灵相通,至今难以忘怀。”老者的话语中充满了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怀念。

路家昌听得入了迷,仿佛自己也随着老者的讲述,穿越时空,亲历了那些惊心动魄而又温馨动人的场景。他深知,这次运粮之行,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任务,更是一场深刻的文化之旅,让他领略到了运河的壮丽与人文的深邃。

老者还讲了邵方实的轶事。他号樗朽,为人有谋略、善活动,人称“丹阳大侠”。他游说当时罢职在家的徐阶和高拱,意图助其复相。尽管徐阶最初过于谨慎未曾同意,但邵方实最终成功说服了高拱,并为其活动,遍撒金银,收买人心。高拱因此得以复相入阁,且兼掌吏部。然而,后来高拱再次罢职,邵方实也失去了靠山。再后来,首辅张丞相下令应天巡抚捕杀邵方实,追捕过程中虽经波折,但最终因邵方实家婢的坚贞不屈而不了了之。邵方实的故事展现了他的胆识与谋略。

路家昌心中涌起一股敬意,他向老者表达了自己的钦佩之情。老者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些只是我年轻时的一些经历,不值一提。运河见证了无数人的故事,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传奇。你们这次运粮之行,或许也会遇到许多有趣的事情,希望你们能够珍惜这次机会,好好体验沿途的风土人情。”

说完,老者站起身来,向路家昌告别。他走出酒馆,消失在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路家昌望着老者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他知道,这次与老者的相遇,不仅让他听到了有趣的故事,更让他对运河和沿途的风土人情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路家昌与船队从丹阳继续前行,沿途的风景愈发秀美。丹阳与常州之间,运河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在绿意盎然的田野间蜿蜒穿行。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偶尔可见几只白鹭在水面上翩翩起舞,给这宁静的水道增添了几分生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