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苏逸在城中闲逛,试图更深入地了解唐朝的市井生活。阳光洒在古老的石板路上,映出斑驳的光影。路过一处集市时,他发现众人围聚在一起,议论纷纷,脸上皆带着焦虑之色。人群中不时传来叹息和抱怨声,气氛凝重。
苏逸好奇地凑上前去,只见一位老者正坐在地上唉声叹气,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愁苦与无奈,眼中满是绝望。
“老人家,这是怎么了?”苏逸轻声问道。
老者抬起头,看了他一眼,无奈地说道:“今年的雨水格外丰沛,连续多日的暴雨让农田里积满了水,庄稼大片被水淹,收成锐减啊。”
经过一番询问,苏逸得知原来是今年的雨水格外丰沛,连续多日的暴雨让农田里积满了水,庄稼大片被水淹,收成锐减。而以往惯用的排水方法,如简单的小沟引流,在这次的洪涝面前效果甚微,村民们为此忧心忡忡,担心一年的辛苦劳作付诸东流。
苏逸听着众人的讨论,心中已有了主意。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诸位,我有一个法子或许能解决这排水的问题。”
众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他身上,有人怀疑地问道:“你这年轻后生,能有什么好法子?你莫不是在信口开河。”
苏逸不慌不忙地解释道:“我们可以在农田周围挖掘更深、更宽的沟渠。沟渠的深度至少要达到一人多深,宽度能让两人并行,这样才能容纳更多的水流。将多余的水引到附近的河流中去。同时,在沟渠中设置一些简单的过滤装置。比如说,用竹条编织成网状,放在沟渠的入口处,拦住大块的泥沙和杂物;或者在沟渠的一些段落放置石头,让水流经过时减缓速度,沉淀泥沙,防止泥沙堵塞。”
有人反驳道:“这法子听起来简单,可行得通吗?万一不成,岂不是白费力气?”
苏逸自信地回答:“大家不妨一试,总比干等着庄稼都烂在地里强。而且,我们可以分段施工,先从地势低的地方开始,逐步推进。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干,相信一定能成功。”
尽管仍有人心存疑虑,但在老者的带领下,众人决定按照苏逸的方法试一试。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