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三年腊月初八的早晨。

溪水县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有个叫神一刀的肉铺门前,站满了前来买肉的顾客。

尽管民间有句俗话,二十六,买年肉,但真正开始卖肉的日子,是仅仅过了冬至,肉铺的生意就开始忙碌起来。

神一刀肉铺之所以顾客多,一是这里的价格便宜,二是老板神一刀既有一副菩萨心肠,见了穷人就多给点儿,又有一手好手艺,他卖肉手脚麻利,顾客点哪砍哪,要多少,从来都是一刀切,不找二刀。而且,过秤只是做个样子,数量总是红一点,从不扣秤!

比起那些速度慢,下手不准的肉铺,这里的速度就快得多了。

神一刀一般情况下是不亲自卖肉的,因为他请了伙计,平时他就当一个甩手老板,在案台里面指挥一下,只有过了冬至,或者是逢年过节的时候,生意开始忙起来,他才亲自披挂上阵。

亲自上阵的神一刀,让顾客自己点要哪个部位的肉,然后就问要多少重量,顾客一说出那个数目,他已经刀落肉起,然后象征性地往秤上摆个样子,也算是走个让人放心的过程,就将那肉用几根稻草信手一缠,再将那草绳头抽出来,扔给顾客,整个买卖过程也就算是彻底结束了。

至于收钱,忙的时候也有专人在一边,只负责收钱找零,不耽误屠夫的工夫。

不到一刻钟的工夫,那两边猪就差不多卖光了。

紧接着,挂钩一套,新的两边猪肉就又上了肉案。

顺序中出来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站着不动。

不是他不想说要多少肉,而是那个想要的数目,实在让他有些说不出口。别人买腊肉,一买就是几斤十几斤,甚至几十斤的都有,他今天来的目的,只是想买点肉回去孝敬一下有病的老娘,因为带的钱不多,他就更不好意思开口了。

神一刀就直接问,“买多少肉?”

那少年一个飞身,眨眼之间就闪进了肉案那边,面对面地看着那神一刀笑着说,“你先把我称一称,看我有多少斤重,我就买多少斤重的肉!”

聪明的少年,想了一个聪明的方法,回避了可能出现的尴尬,也算是变相的保留着自己的面子。

神一刀又惊又喜,这个差不多大人高的少年,少说也有百斤以上,这县城里头,除了大富人,有几个能买上百斤的腊肉呢?

来不及说什么,那少年就吊在了秤钩上。

神一刀一扶秤,觉得不对劲,就下意识地看了看秤杆下面,只见那少年,双脚已经离开了地面。

神一刀就疑惑了,这么大个小子,怎么才六两六钱重?

少年从秤上下来,又是一个飞身,站在了肉案外面。

神一刀知道来人不是普通人,便迅速地下了一刀肉,称也不称,就直接甩过来,对那少年说,“六两六钱,如若有误,本人愿拱手让出这肉铺!不再干此行当!”

那少年二话不说,交了钱就直接走人了。

少年一走,那买肉的队伍就乱了起来,都说这屠夫是不是弄错了,那么大个小子,怎么会只有六两六钱重呢?

一只老鼠也不会是这个斤两的呀!

神一刀也正疑惑时,买肉的人中站出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说,“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