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微黄和陈味明显,都是老酒的特征。
虽然酒味淡了一些,但那是因为散酒的质量和度数不高以及保存条件一般的原因。
只要换成品质高的酒,再找到合适的储存酒的容器,就不难通过客栈空间得到更好的老酒了。
刘年记得池水县有个高里乡,他们乡虾湾村就有一家祖传酿高粱酒的。
他家后世还发展成了一家酒厂,这说明酒的质量应该不错。
当然,他们家的酒应该比不上那些名酒,但卖给那位冯厂长却是正合适。
今天诸事顺遂,刘年又是一觉睡到天明。
听着孙长玉小声喂鸡的声音,他却不由有些遗憾:她这么平静,昨天晚上张强肯定没有来他家偷羊。
孙长玉明显更喜欢日子平顺些,昨天晚上没有发生意外,她整个人都透着轻松和淡淡的喜悦。
当然,或许也和他要给杂志投稿有关——尽管还不知道作品能不能发表,但这件事本身就让她替自己的孙子高兴。
因为要去县城,她特意给他用油煎了荷包蛋煮了一锅面,这样既有汤水又顶饿,适合现在的天气出门。
吃着饭,她又从席子底下取出包着钱的手绢,打开后数了数,就把里面所有的六十五块钱都给他了。
刘年心中一松,这样倒是不用他再找买资料的理由要钱去买酒了。
不过,他记得虾湾村的高梁酒虽然比门市铺的池水二曲还要贵,但好像也只有两块五一斤。
他们那里好像还有盛酒的坛子卖,但一个五斤的坛子应该也贵不到哪里去——他们家盛水的大缸买的时候才二十块钱,盛酒坛子用料精致一些,应该也贵不过它去。
他要买五斤酒加一个坛子,加起来应该不超过三十五块钱,算上寄信的钱四十块钱也足够了。
“奶奶,我用不了这么多钱……”
孙长玉却是不容分说的把钱塞到他兜里:“拿着。花不完再带回来,但你一个人去县里,要是遇到点事,没钱傍身可不行。”
虽然他不是第一次去城里了,但以前还好,他是去学校上学——她其实仍然担心,现在学校没开学,她更是多了一份担心。
刘年瞬间明白了她的心思,心里不由暖暖的,他赶紧保证道:“奶奶,您放心,我去县城只是去寄信,有危险的事绝对不碰,也不去看热闹,寄完信我就马上回来。”
孙长玉虽然还是担心,但孙子这么懂事,她不由感到欣慰:“嗯,你向来做事有分寸,我不担心。”
“不过你也不用太着急回来——太着急做事反而容易出乱子。”
刘年马上点头答应,又想到如果酒能卖出去,也不能直接带着钱回来,因为说不清楚,而客栈里又不能储物,所以最好办一个存折。
他很快想到了办法:“奶奶,我今天去城里,顺道把身份证办了吧?身份证早晚都要办,高考的时候要用。”
既然是考学要用,孙长玉自是不会拒绝。
吃完饭,刘年就揣好钱和户口簿,骑上那辆泰山牌的自行车出门了。
这种老式自行车最大的特点就是笨重和牢固。
他一开始骑的时候还感到有些生疏,但毕竟骑过那么多年,骑行了一段距离就唤醒了身体的记忆,适应过来。
从他们村到峪乡大概七八里地,他花了十多分钟就到了。
然后又花了二十分钟时间到乡派出所办身份证的手续——今天只是登记,取证需要等到十五天后。
办完手续,他绕道去了高里乡的虾湾套去买酒。
过程很顺利。
酒一斤两块五,五斤的坛子十二,再买上一个垫了稻草的竹筐,整个算下来只收了二十五,而且人家还帮忙不仅帮着用酒泥封了坛口。
其实他们有现成存放的,但一年的都要多五块,对他自然是没必要的。
买完酒,他继续向县城赶。
等出了村子,到了外面没人的地方,他就把酒收进了客栈里。
因为没有任何负担,出门也早,等他穿过铁路经过的桥洞,进了县城,时间还不到十点。
上一世自从前往省城上大学,他来县城的次数就很少了。
此时故地重游,看着没有经过后世大规模改建的旧厂、坑洼不平布满尘地的路、路边长满的杂草和堆积的垃圾,所有的一切都还是老样子,他很快就将眼前的一切和沉睡的记忆一一对应起来。
循着记忆,他找到了八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