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十年》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
我们还是一样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
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
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
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
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
——林夕作词,陈奕迅演唱
第二天是周五,该去小院看版了。等我把从台湾带回来的佳德凤梨酥、糖村牛轧糖、台中太阳饼,阳把从日本带回来的白色恋人都分给大家之后,老刘表情有点严肃地跟大家说:“你们知道吗?已经得到正式消息,上海的《新闻晚报》从元旦开始要停刊了。”
“那么大的报纸,说停就停了?”
大家难免还是有些惊诧,虽然关于《新闻晚报》要停刊的消息早已经在坊间不绝于耳了。平媒倒闭停刊这件事情,在这个行业原本也算不得稀奇,事实上在风周创立的那两年,平媒倒闭停刊这事儿简直不要太频繁!自打媒体进入商业化层面之后,办杂志这事儿似乎也成了那几年的商业红利,大批资金涌进传媒行业,买个刊号,与某家传统官方媒体搭个桥,就开始办起了各种形形色色的刊物杂志。说实话,风周大部分人也是占了这股大潮的便宜,才得以转行进入媒体行业的,不然以我们这些非新闻专业毕业的人想当记者,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但很快大家就发现这红利变成了泡沫,就跟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似的,不少投资商原是想借着媒体这个盘子来圈钱,等一窝蜂地扎进来之后,才发现这个钱也不那么好圈,媒体这个行业跟互联网一样,最大的特性就是:烧钱!尤其是在前期,需要大量投入,一般得两年以后才可能开始收支平衡,然后再谈赢利。于是,也就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就有不少人扛不住了,草草收场,纷纷撤退,完全不顾吃相有多狼狈,譬如著名的中峰集团,在媒体大潮时一下子投资办了六本杂志,分别与电影,电视,电台等多家传统媒体机构合作,意图打造出一个立体式的全媒体大盘,但也就一年多的时间,这六本杂志就陆续都倒闭了,后来员工跟他们打官司时才发现,中峰做的这六本刊物,基本上全是空壳,中峰先把钱投在第一本杂志上,为它成立一家公司,等这家杂志做起来后再把钱都抽出来,转投第二本,这样依次循环直到第六本,然后前面的几本杂志的员工做了一段时间后,就发现开始领不到工资了,而且是几个月都领不到就干脆辞职不干了,杂志也就空了,但中峰依然可以拿我手上有六本杂志来说事,骗人融资时,每本杂志临时做个一两本拿在手上,就可以去套钱了,直到完全套不到为止。
但这都是投机商人的闹剧。传统平媒真正开始出现颓势,还是在互联网第二次全面兴起之后了,全民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和习惯逐步为互联网所扭转,明明打开电脑甚至打开手机就能免费获得的信息,自然不必再非得跑到报刊亭去买一份看完了还不知道往哪儿放的报刊杂志了,更何况,也并不是每一份报刊杂志都有收藏和保留的价值。面对互联网的强势冲击,传统媒体越来越呈现出应接不暇难以招架的势态,最早开始败退的是足球类报纸,《球报》和《中国足球》先后于2005年和2009年停办,然后是时尚类杂志,2009年,著名的男性时尚杂志《风度》和女性时尚杂志《风采》宣布停刊了,然后是《名仕》、《淑媛》等,接着是游戏类,2011和2012两年,两家资深的游戏杂志《游戏基地》和《电子游戏软件》相继宣布停刊,财经类也没能幸免,《商务周刊》、《东方壹周》也在这两年相继停刊,咱们娱乐类也不遑多让,《中国电影报娱乐周刊》、《新电影》、《明星时代》都已经没了,据说《当代歌坛》也危险了,没想到这下子也轮到《新闻晚报》这样的日报了。
大家嘴里吃着凤梨酥,心里不免唏嘘,老刘说,元旦后要停的还不止《新闻晚报》呢,1月25号,南方系的《风尚周报》也确认要停了。“哎,纸媒现在可以说是人人自危,我都不敢保证咱们风周到底能撑到哪一天,毕竟,人人都在往互联网上转,媒体也越来越开始智能化碎片化快餐化,追求短平快阅读方便,媒体的大风向已经开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不再只是我们坚信了好几代天经地义的那一套玩法了,你们看先前从咱们这儿走的江汉,咱们是看不上他说他瞎搞把他轰走了,结果人家走了也没再去哪家传统媒体,自己守着个微博,还搞到了投资,做起了自媒体,就也做的风生水起。移动资讯平台这种新媒体越来越渐成气候和热流,原来咱们认为只有专业的新闻媒体人士和平台才能干的事情,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像江汉这样的人参与进来,并也能从者众了,这是大势所趋,也不单单是谁的财力物力就能完全解决的事情。传统媒体人,要么能适应这种新风向适时转型,要么只能自我淘汰辞职转业,作为一起战斗了这么多年的老哥们儿老朋友,我今天也跟大家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媒体后来该怎么做,现在我也不敢像过去那么笃定了,我也发懵,甚至不知道离自己被淘汰还有多少时间,你们也要开始好好重新掂量掂量这已然开始的全新媒界,自己能不能变,是去是留,要是有谁觉得得变不了留不下,只要有了更好的去处,尽管告诉我,我不拦着,真的,早死早托生,哎。”
老刘的这一番话,让那一天接下来的做版气氛都变得沉重了起来,每个人都似乎若有所思,每个人又都似乎欲言又止,于是干脆都闷着头只去对着自己要做的版,少了平时的那些个叽叽喳喳热热闹闹,通常要拖到深夜甚至凌晨的版,破天荒地八点钟不到,就全做完了。往日也有收版早的时候,大家一定是要互相呼喝着拥到簋街或是哪个餐馆酒吧里腐败一下的,这回竟不约而同,都乖乖回家了。
阳还是一直等着我没走,我们各自从台湾和日本都给对方带了礼物,又不方便带到小院来的,原本也是约好了四人帮一起宵夜并交换礼物的。我从美编室出来的时候,阳正靠在小院大门口一辆车旁一个人抽着烟呢,看我收拾好东西过来,阳把手里的烟放进嘴里猛啜了一口,然后狠狠地抛在地上用脚捻灭,说,走吧。
我们用滴滴叫了一辆车直奔百子湾。往常大家聚餐吃饭无非也就是簋街或者朝阳公园西门,可有一天下楼,就发现楼下的这条百子湾路竟已然成了BJ的小簋街,簋街和朝西的那些热门吃食,在这条街上几乎都能找到连锁店或替代品,而且不用排大队等号,价钱也相对便宜很多,自然也就不再舍近求远了。
这几年,百子湾不知不觉发展成了媒体圈时尚圈和娱乐圈人士聚居的小生态圈,西起苹果社区,中跨易构空间、后现代城、大成国际、金都杭城,东至沿海赛洛城百子湾家园,哪个小区没住着几个记者同行、杂志编辑,时尚造型师化妆师、经纪人、企宣,乐手、歌手、模特、演员、网络红人的?这本就是一个单身人士居多且最爱扎堆吃吃喝喝的人群,一到晚上,整个百子湾路上,路南边是一排的居家灯火鳞次栉比,路北边是一溜的饕餮烟火此消彼长,路南边各小区的男男女施施然钻进路北边各小馆里吃吃喝喝,也是好不热闹。
于是,自打无边关张以后,四人帮的聚会就变成不是在阳家就是在我家,要不就是在百子湾路上找一家好吃的餐馆,离我们两家都近。大家也都不像前几年那么爱折腾贪新鲜了,就觉得能有个几个人可以安安静静吃顿饭、踏踏实实说会儿话的地方,也就挺好了。
今晚,大家也确实都想踏踏实实说会儿话了。也差不多十天没见了,大家都有各自新鲜的经历和突然的感受需要分享。雨已经提前到了我们约好的虾闹闹,把虾和炒菜都点上了,璟还在跟凌晞见资方和导演,据说正在谈一部明年的上星大戏,正是使劲儿的时候,耽误不得,我们就边吃边等。
老刘的话自然是一把已然撒在我们心头上的火种了,两杯啤酒下肚,便腾腾地冒起了火苗,雨听阳讲完今天小院里讨论的种种,立即紧张起来:“啊,那你们这风周不会也要停了吧?”我说那倒似乎还不至于,“但是,如果真的是再没有人看纸质媒体了的话,那停刊也就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儿罢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