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至正年间,中原数省遭遇罕见水灾,饥荒频仍,瘟疫爆发,百姓流离失所,大量死亡。

大乱一触即发。

脱脱二次拜相,试图力挽狂澜,但他采取变钞和起用贾鲁治河两大政策,却为元朝掘好了坟墓。

时人讥曰:“丞相造假钞,舍人做强盗。贾鲁要开河,搅得天下闹”。

至正十一年,韩山童、刘福通聚众三千人在白鹿庄起义,率先反抗元朝。

从此,拉开了元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中原大地,一时间群雄逐鹿。

而在这期间,一颗新星冉冉而起,正是朱元璋。

朱元璋穷苦出身,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智慧,于乱世中崛起,成为一方霸主。

元至正十五年,也正是龙凤元年,这一年的九月初五,义军将领朱元璋正在率军攻打集庆的时候,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出生在太平商人陈迪家中。

此时已是朱元璋结婚的第四个年头了。

作为长子,朱标的出生给酣战中的朱元璋带来了莫大的欣喜,得报后,朱元璋兴奋地在太平府的一座山上刻石曰:“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兴奋之余,朱元璋也对儿子抱以极大的希望,而儿子的降生,也给了他带来了更大的动力。

接下来,朱元璋果真气运当头,一路披荆斩棘。

至正二十六年。

经过连番恶战,朱元璋终于在鄱阳湖大败了劲敌陈友谅,并收编了陈友谅的军队,随后,如日中天的朱元璋又发布檄文讨伐平江城吴王张士诚。

巧的是,朱元璋也是吴王。

元末农民起义最后的两大军阀之争,也是吴王之争,已经拉开了序幕。

而在这战乱期间,发生了一件鲜为人知,不大不小的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一次机缘巧合下,有云游相师给朱标看相,大惊曰:此子生性聪慧,贵不可言,但却不知为何近日有星光坠落,扰乱天机,窥不见未来,为避免天妒英才,需遮掩天机,至束发之年方可回归。

朱元璋将信将疑。

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而且这样做也不是没有好处。

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朱标的安全,免得被有心之人惦记,又可以给朱标一个安稳的学习环境,所以朱元璋便将朱标一直寄养在太平府富商陈迪的家中,化名陈标……

……

太平府,陈迪家中,陈家家塾。

“来抓我呀!”

“哈哈,抓不到我,抓不到我……”

“……”

陈迪家的几个孩子你追我赶,嬉笑玩闹。

而在一旁的景象却完全不一样,一个面容清秀,十来岁的孩子,正安静的看着书,仿佛热闹是他们的,与我无关。

这孩子不是别人,正是寄养在陈迪家的朱标。

这时,一位青衫布衣的青年走了进来,走到屋前挂着的一块铁片前,拿起棍子在铁片上用力敲了敲。

铛铛铛!

还在玩闹的孩子们,听到响声,连忙呼啦啦的回到学堂里的座位上坐好。

朱标更是正襟危坐,小小的脸蛋上写满了期待,他很喜欢听这位叫做杨炎的杨先生讲课。

因为这个杨先生很特别,和其他先生不一样。

他不讲什么枯燥乏味的四书五经,而是讲一些他们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新奇而又好玩的知识。

所以不仅是他,其他孩子也都喜欢上杨先生的课。

“好了,开始上课!”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