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

晨星稀疏,地面上某道沧桑感怀的声音徐徐传来。

“曾经,我见过这...天背后的极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鱼塘村,不和镇上悬灯结彩,热热闹闹。

它清净安逸的很,许多累了一天的田间老农都早早睡下,或有几个脚商农贩的村里人还在点油灯,铺算明天的日程,更多的后辈孩子这会儿上了镇上,去饱个眼福城镇中为重午日准备的杂戏,唯剩下一家款待远方游人的灯火茅屋还在强撑着眼皮子,不眠不休。

“哎呀!”款待客人的那一家中:佛人一手抓着被考的滋滋冒油的大猪肉,满嘴吃着流油的猪耳朵,一手局促地施礼,“多谢款待...小僧和小僧的徒弟实在饿极了,礼数多有不周,还望海涵。”

这一小户三人,正是白日里那自称狗爷的家。

“哼,吃得那么多...说好的饭钱可别吃到肚子里了。”二狗砸吧着嘴里的糙黄米饭,夹了把咸菜,他嘴里呛话,可眼睛却又胆怯地朝佛人徒弟那儿扭扭捏捏,竟一下也没瞥见。

瞧见那一脸傻鸟样的是自己儿子,王父王三只得扯着脸皮连说:

“呵呵...不打紧,不打紧。”

这话一出口,王母张氏面笑皮不笑地陪笑说,“饭桌论朋友,咱们也算半个朋友了。”

同时她还不忘狠狠剜一眼他丈夫。

王母说罢望了望那个安静的小妮,讲一句实话:深得心意。

小徒弟落落大方、娴雅贵气的模样极惹妇人喜爱。

但王母也有顾虑,那就是这般人物...是她高攀不起的人家。

虽然这小女娃跟着一个光头和尚东奔西走,但谁知会是哪家信佛的富贵人家送来沾染佛辉的呢?

王母心知肚明,只好掐了把自家傻儿子腰间的赘肉让他提点心,收起一副傻鸟样,莫要太明显。

“嘶...啊!”二狗吃痛喊出了声,上身一仰就想躲,便出了洋相,一下子没稳住整个人如顽石掉地,几双眼睛相继投来视线,各有各的深意,而扮了丑的二狗第一时间扭头瞥了眼小徒弟,后又尴尬笑了笑自当无事地坐回了饭桌,开始闷头干饭。

王父皱着横眉,语气宛转到了其他事情:

“大师...可是前来传法布施的?若是这样恐怕要落大师的心意了,我们庙小人少,信的人极少。”

“是啊,大师...活着都精打细算过日子,供供香火什么的,十家也拿不出一家啊。”王母说这话时,她的脸上盖上了愁容的皱纹。

看到这儿,佛人也是笑而打趣,道:

“哎呀...看小僧被当做好吃懒汉啦。”

“大师,我们...”王父以为是自己说得过重,引得眼前高僧不满,刚想说些好话,

佛人却止住了他,问道:

“这鱼塘村是不是有间城隍庙?”

“啊?”王父错愕了半刹那,“啊是...是有间破庙,就在玄北塘边。”

佛人笑了笑,起身施了一礼,

“多谢相告!”

“一饭之恩,这几天若有难处,尽可来城隍庙寻我。”

佛人的小徒弟也放下了已经干干净净的大盆碗,跟着自家师父也施了一礼。

两厢一礼,羞得王父王母还以为是怠慢了人家,瞧着他们原来根本没有讨要香火一说。

小王,那二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弄不清咋回事。

他心想:不是聊得好好的,怎的成了匆匆告别?

二狗唇边努动,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离了王二狗家的陋舍,

佛人和小徒弟趁着夜色,前往了村玄塘口的小破城隍庙。

这间小庙,不过容十人数,却已是破瓦残垣之相,隐约可从漏风的旧门里,远远瞧得那城隍泥身也是无一处完身。

庙门前,杂草丛生,长势趋有半腿高。

佛人的小徒弟,这般问:

“师父,我们要在这里过夜?”

“嗯。”佛人继而解释,道:“心里有些恼?十文成了一两,都是些身外之物,用了且就用了。”

“师父你是菩萨心肠,不吃饭,成,我不行啊,我还是小孩子,不成。”小徒弟嘟嘟囔囔着,“还有...那可是最后一两银子了。”

“无碍,无碍...为师明天带你去讨债,猜猜会有多少?”佛人卖了个关子,笑眯眯地好似稚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