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朝堂上退下来,皇帝已是身心俱疲。没有想到燕王竟然如此果断,真就起兵了。

梁王能不能顶得住,能顶多久?

即使发诏书召诸侯勤王,又有几家会响应?万一无人响应,天子的威严就彻底扫地了。

有人响应,又能否敌得过强盛的燕军?

一系列的难题压在自己心头,皇帝只觉得头疼欲裂,全身都好像压着一座大山,连服了几颗丹药,也没有像往常一样缓和过来。

这时太监突然来报,宰相谢均请求觐见。

皇帝一惊,难道刚才他还有话没讲完?顿时来了兴趣,强打起精神宣令召见。

谢均一进来便匍匐行礼,也不过多客套,立马进言:“臣为大周社稷计,斗胆进谏,请废太子!”

这话差点把皇帝惊得从座位上弹起来,你谢均可是铁杆的太子党之首,怎么突然跳出来要废太子呢?万万没想到谢均竟然是为此而来,但表面上还是继续强装镇定,保持住天子的威严,不紧不慢地问:“哦?太子何罪,为何要废太子啊?”

谢均继续说道:“臣已查明实证,当日在上苑刺杀晋王的刺客,都是太子私自圈养的死士,手足相残,谋害至亲,太子无德,当废之!”

这点皇帝其实早就猜到了,倒也不意外,他更关心的是,为什么是谢均提出来,于是继续问道:“还有吗?”

谢均继续说:“且太子纵容属官,行刺燕世子,致使燕世子暴死帝都,引来大祸,危及社稷。”

皇帝继续问道:“哦?这个你也有证据?是太子指使那个赵……叫赵什么的庶子去刺杀燕世子的?”

谢均有点支支吾吾:“这个臣没有确实证据……但问题是此事毕竟与太子有关,给了燕王口实,太子也难辞其咎,且当前燕王已经起兵,如果不对太子严惩,燕王恐怕不会息怒……”

皇帝有些不屑:“那你的意思是,朕只要废了太子,燕王就会退兵?”

谢均连忙解释道:“臣认为,废太子只能以太子无德或者身体有恙等其他理由,万不可说刺杀晋王,否则皇室威严扫地,也不可说行刺燕世子,否则坐实了朝廷有亏于燕王……但此时废太子,虽未明说,燕王应当心知肚明是朝廷给的台阶,也许他能顺台阶下来,悬崖勒马也不一定。”

皇帝心中暗想,这老家伙想得倒是挺周道,于是颇有深意地看着谢均,问出另一个他更感兴趣的话题:“那么爱卿认为,如果废掉太子,应该立谁为新太子呢?晋王吗?”

谢均面色严峻,沉吟许久,扑倒行礼,大声说道:“请立九皇子周琳为太子!”

皇帝又是一惊,今天一向沉稳的谢均已经连续惊到他多次了,本以为谢均是见势不对,倒向了晋王一派,没有想到这个时候他居然打出了另一张牌。皇帝沉默了许久,九皇子周琳,今年才刚10岁,不过是一个小孩子,虽然年幼,却是除太子之外唯一的嫡子,单论身份高于晋王;但是因为先皇后生下他后不久就病逝了,自己多少有点迁怒于他,这些年来有些冷落,在宫廷中处在一个边缘的位置,谢均此时居然能想到这张牌。

此刻谢均跪伏在下面,心中也在惴惴不安地揣测皇帝的心思:皇帝对太子不满由来已久,如今太子又沾染上如此多的祸事,之所以只是软禁起来,迟迟下不了废太子的决心,无非是担心废太子后,支持太子的臣属全面倒向晋王,朝局就会瞬间失衡。这位皇帝向来最喜欢玩弄平衡之术,绝不会甘心这么快交权给晋王。谢均此刻提出废太子,立九皇子,就是在替太子一党表态,他们会继续拥护九皇子,维持住朝堂上的两派平衡的局面。

皇帝似乎是渐渐明白了谢均的用意,继续试探道:“琳儿尚且年幼,恐怕难堪太子之任吧?”

谢均连忙答道:“九皇子虽然年幼,但却聪慧过人,举止气度都有帝王之相,将来只需好生培养几年就能加冠成才;皇上正当壮年,福寿绵长,大周帝位传承应当无忧。”

皇帝心中冷笑,自己儿子这么多优点,怎么自己平时都没发现;不过他仍不放心,继续着自己的终极试探:“已成年的皇子也有,何不干脆顺势立晋王为太子,爱卿以为如何?”

谢均听后,立即瞪大了双眼,神情严肃地大呼道:“万万不可!晋王轻佻,难堪社稷之重!值此动荡之时,朝廷更当遵循礼法,不可行废嫡立庶之事,否则如何能约束诸侯?”说罢又是俯身长拜,久久不肯起来。

皇帝见谢均如此坚决,便回道:“你的心意朕明白了,容朕想想,你先退下吧。”

谢均退下,皇帝仍在回味着刚才的对话,晋王轻佻?谢均这话也不是完全为了抹黑,自己看晋王也是哪里哪里都像年轻的自己,那样的光彩夺目;只是每次一遇大事,就感觉晋王压不住场面;为君者,一旦拿捏不住关键的决策,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除了庶子身份的障碍,自己最放心不下的也是晋王的脾性,久久下不了易储的决心。今天谢均前来,倒是为自己提供了另一种选择,皇帝久久地思索,至深夜仍未入眠。

第二日一早,三道圣旨从宫中传来:

一,太子周瑛,废为庶人,全家流放儋州;

二,晋王周瑶,兼领禁军,全权负责黄河防务,着即刻离开帝都,前往孟津关整军;

三,九皇子周琳,册立为汉王;

一夜之间,三位皇子,命运各不相同;朝堂中顿时议论纷纷,一时非议四起:对于第一道旨意,虽然储位动摇,事关巨大,但太子被软禁多日,其实大家心里早有了准备,更加惊奇的是后面两道旨意:为何不是晋王上位太子,反而领了禁军军权,而且还离京,这到底是喜是忧?还有九皇子,虽然也是嫡子,但按周朝惯例,皇子满十六岁加冠礼成年后才可封王,这次破格封王是为了什么,为什么不一步到位加封成太子呢?

而作为这一切的发起者和知情者,谢均心中有着更多的解读:对于皇帝来说,废太子不是关键,怎么打造废太子之后的格局才是关键,如今的安排连谢均这样的官场老手都不仅暗暗赞叹。太子被废,晋王没有上位必然失望,此刻给他梦寐以求的禁军军权,既是安抚,也是历练;而破例册封汉王同时也是在给晋王一个潜在的警示,还有其他竞争者。这样既废掉了太子,又能继续维持两党平衡的局面,还能刺激两党为空悬的太子位继续争先效力,很显然,当下的时局,谁解决了眼下燕国的危机,谁就能上位太子。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