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等人目睹郭汝槐一心置陈寒于死地,心中愤慨不已。
此人怎如厕中顽石,又臭又硬。
皇帝如此明目张胆地庇护陈寒。
证据即将揭晓,你竟仍存疑虑。
难道仅仅为了除掉陈寒,博取扳倒权臣的声誉?
陈寒望向郭汝槐,从他身上确实看到了当年海瑞的影子。
海瑞大概也是每日对嘉靖直言进谏,毫不留情。
自己派夏荷去探望其家人,这份情谊在他眼中根本不抵过自己的“过错”。
朝廷需要这样的清官,然而被这样的官员针对,滋味并不好受。
朱元璋并非昏君,面对郭汝槐,反而心生欣赏。
内心深处甚至暗自窃笑。
陈寒啊陈寒,你当初对我直言不讳,如今被人针对,有何感想?
是否如同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因此,朱元璋对郭汝槐反而颇有好感。
朝廷正需要这样的搅局者。
朱元璋开口道:“郭大人请起,此事并非你想的那般,众位大人请看这份契约。”
武将们听闻郭汝槐欲置陈寒于死地,怒不可遏。
蓝玉忍无可忍,上前一步厉声道:“郭汝槐,你这等丧尽天良、忘恩负义之辈,世间罕见。”
他话音刚落,朱元璋冷哼一声:“这里轮得到武将发言吗?”
朱元璋一语,陈寒觉得蓝玉出面不妥,立刻用眼神制止他。
蓝玉转向朱元璋行礼:“陛下,微臣只是……”
他欲言又止,朱元璋立刻喝问:“你也想做谏官吗?”
蓝玉只好退至一旁。
朱元璋瞥了眼陈寒,又看了看身旁的朱允熥,此刻已有怒火涌上心头。
但他凭借超凡的忍耐力强压下去。
他不喜欢武将过于亲近文官。
蓝玉与陈寒的亲密关系,让他深感忧虑。
陈寒察觉到了这一点,心中略带责备。
虽知他是出于好意,但如此冲动地站出来,非但帮不了自己,反而会增加朱元璋的疑虑。
朱元璋出示了那份契约,高声宣读:“这百万贯钱,陈寒确已收取,但现场还有锦衣卫在场。”
“那些商人明确表示,这百万贯捐给了朝廷。”
“陈寒得款当晚,朕亲自前往他府邸,与他签订了这份契约。”
"八十万个白银元宝,已指定用于创立大明商业联盟的启动资金。
"
"其余二十万个,陈寒会即刻在繁荣号钱庄兑换成朝廷宝钞,交付皇家国库,交接条款一目了然。
"
"我已亲笔签署确认。
"
他示意身边的首席太监展示那份交接文书,供所有官员检视。
詹徽率先目睹这一切。
文书上清楚记载,那八十万个白银元宝已被陛下亲自接收,作为商业联盟的资本。
余下的二十万个将在短期内送抵皇家国库,完成全部交接。
朱元璋亲署私印,陈寒亦盖章认可,交接过程透明无疑。
换言之,这百万个白银元宝,陈寒未曾挪用丝毫。
詹徽面色苍白,内心无力。
他深知,陛下如此明显地偏袒陈寒。
若非锦衣卫亲眼见证陈寒接收巨额钱财,陛下不会亲临现场。
陛下此行,无非是担忧陈寒因此事遭谏官弹劾,故先给予双重保障。
詹徽至今困惑,为何陛下会对屡破常规的陈寒如此宽厚。
难道仅仅因为他善于敛财?
难道只是因为他能从商人手中搜刮大量财富?
这不似那位决断狠辣的朱元璋。
陈寒究竟向朱元璋灌输了何种迷魂汤,让他如此袒护?
他百思不得其解。
吕本在文臣之中瞥见文书,暗自咬牙。
但他并未如詹徽般表露情绪。
毕竟他曾为元朝官员,又在明朝深受陛下重用,心机之深更胜詹徽。
詹徽仅是秀才出身,十几年宦海沉浮,略显世故,却缺乏官场斗争的经验。
吕本这类从底层崛起的官员,才是真正沉稳之人。
郭汝槐看过文书,确信是朱元璋亲笔,同样感到无奈。
他岂会看不出陛下明目张胆地庇护陈寒?
如此看来,陈寒并未违法乱纪,反而为朝廷从商贾中增添财源。
只能说他有能力。
文臣们纷纷暗自叹息,咬牙切齿,满心愤恨。
武将们则豁然开朗。
蓝玉、王弼、曹振三人终于理解,为何陈寒阻止他们劝阻朱元璋。
原来早有安排。
待文武百官看完文书,朱元璋并未责备任何人。
"陈寒此举乃应时之举,未与官员勾结,百万白银投入大明商业联盟,旨在为朝廷赚取更多财富。
"
"各位臣工,左都御史大人亲口保证,这是一项投资八十万余贯的计划,每年将为朝廷带来百万贯的收益。
"
"如此一来,各位的俸禄便可提升矣!"
嗯?
此言一出,文官们的目光瞬间亮起。
竟有如此美事?
退朝后,众人神色各异。
陈寒离开,朱允熥便借口回东宫,悄然跟随在陈寒身旁。
蓝玉、曹振、王弼等人亦步亦趋。
刚走出奉天殿,郭汝槐的声音从后方传来:"大人,请留步!"
他疾步赶上。
陈寒回首,望着郭汝槐,眼神复杂。
蓝玉等人望见郭汝槐,却满面怒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