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钓黄姑鱼的钓组比较常见的就三种,单钩双钩和串钩。市售的钓组基本就是葫芦款中通转换钓组和天平款中通转换钓组。

而敖海源的钓组是自己做的,说白了就是利用远投滩钓的游动式天平钓组,天平的两头有一个大孔一个小孔,主线穿过小孔的一头,绑一个大的连接环,串钩的别针穿过另一端的大孔,扣在连接环上,铁坠固定在L型的转角位。敖海源试过,这套钓组比较适合钓警戒非常高的鱼。

不管是夜钓还是白天钓,敖海源基本上都是单钩钓组,缠线几率少,抓口稳。

上好轮子,主线依次穿过导环,2.7H的直柄竿子拴上钓组,天平最下边是一个80克的铁坠。矶竿则是穿好了大浮力球漂,准备尝试一下定层钓法。

穿过天平的主线后端一个八字环,紧跟着一条1米左右的子线,在水底的时候长子线能随着海流飘动更吸引鱼。

3/0的长柄钩钩柄处加了一段夜光管,顶端又加了两颗夜光豆。深夜的海中更醒目更吸引鱼,即将出水的时候也能起到提示的作用。

至于钓饵,敖海源则是在小涛家的蚕池子里抓了一斤半的红沙蚕。

沙蚕的品种很多,名字根据各地的习惯叫法也不同,什么海虫、海蛆、海蜈蚣、海蚂蝗等等等等。

最常见的,使用的也最多的就是三种。

第一种最便宜的,颜色青黑,多足且明显,形似蜈蚣,全国各地的叫法不同,比如青虫,青沙蚕,海蜈蚣,海蚯蚓,这种沙蚕很好保管,一般用木屑冷藏,或是用海水冷藏,可存活半月有余,所有品种的沙蚕,都可以食用,也有药用价值,但多数都用于垂钓,可以说是万能饵料,但在某些地区,这种青虫效果并不理想。

第二种也是最普遍的,大家最常用的,价格中等,颜色偏红,非常像蜈蚣,这种较青色沙蚕而言,肉厚但脆易断,青色沙蚕在有些地方叫水蚕,肚子里一兜儿黄水儿。红色沙蚕各地的叫法诸如青红虫,红沙蚕,海蜈蚣,海虫,海蛆,这一种沙蚕分布的非常广泛,在中国沿海各地区都有分部,冷藏保管,可以存活数日,在山东的一些地区,还可以买到带壳的,更便于保管。

第三种也是最贵的一种,颜色红艳,看上去比较鲜嫩,足短不明显根据季节的不同,价格在每斤100至200之间,海钓的效果也是最好的,也是最难保管的一种,再有海水的情况下,或是冷藏的情况下,存活时间是最短的,各地叫法也很多,岩虫,本虫,红虫,红沙蛆,这种虫在浅水区钓黄鲷,非常的好用,而且营养丰富,食用价值很高。

敖海源抓的就是第二种,一个小盆儿装里头,又从小涛家的米袋子里抓了一把玉米面一拌。不粘手存活率还高。

看到大家都准备好了,珉哥上船示意可以拖船下海了。

珉哥,本名孟宪珉,帝都爷们儿,今年58,年轻时参加过对于自卫反击战。身上有几处枪伤,自称都是当年的“功勋章”。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帝都人,珉哥最大的爱好就是钓鱼,从小钓到大,现在定居胶澳,买了房子还买了船。帝都那边儿收着房租,这边开着船带一些关系不错的钓友钓鱼,完美满足自己的爱好的同时还能收点儿油钱以战养战。

11米98的艇,算上珉哥一共7个人。

小涛开着拖拉机,借着码头的灯,拉着拖车驶进了大海。

往海里开了约莫有50米左右,拖拉机的大轱辘已经被淹没了大半了,拖拉机一个转身调头,船头的珉哥一抖缆绳,船顺势从拖车上分离滑进了大海。

挥了挥手小涛立刻开着拖拉机往岸上开,虽说这片沙滩地质较硬,但是多耽搁一秒也是会陷在海里的。

点火着车,300匹马力的双机迸发出巨大的动力,整条船如离弦的箭一般冲向蔚蓝。

夜里行船,劈波斩浪,渐行渐远的岸边霓虹闪烁,深邃的天穹明月当空。

船行半小时左右,抵达了一片生蚝养殖场。在这种地方停泊,不需要抛锚,只需要船头船尾用粗钢圈套住养殖架的浮球,就能简单的把船固定住。俗称:套瓢。

打开船上的鱼探,珉哥操控钓船缓缓靠近一个养殖架,喊了一声:“套瓢!”

敖海源坐在船头,分别和珉哥拿一个钢圈套瓢。珉哥那边很顺利,一下就套上了,而到了敖海源这里就出了一点事故。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