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念禅宗的座落位置在洛阳南郊,寺内建筑加起来达数百间,俨如一座小城,正中处有七座大殿及一座阔深各达三丈,高达丈半的小铜殿,目前虽然没有收藏着和氏璧,但是和氏璧在慈航静斋对于净念禅宗肯定不是秘密,如此看来两宗都没有把和氏璧交给杨广的意思。

王子木居中,卫琳、周芷若一左一右,绾绾在卫琳一侧,师妃暄则在周芷若一侧,一行五人,慢慢走入寺内。

净念禅院内主建筑物都依次排列在正对寺门的中轴线上,以铜殿为禅院的中心,规划倒是简单。

除铜殿外,所有建筑均以三彩琉璃瓦覆盖,色泽如新,却不知是因寺内和尚勤于打扫,还是瓦质如此。尤以三彩中的孔雀蓝色最为耀眼。可想见在阳光照射下的情景,“有点五台山青庙的感觉”,卫琳嘻嘻笑着说道。

师妃暄听卫琳话语后,“卫二姑娘,请问五台山青庙是指的哪里?”

卫琳掩嘴笑道,却也没有故意隐瞒,“现在五台山还不太知名吧,子木哥,你来说说”

五台山原为神仙方士所居,故名紫府。而是叫紫府山,也称作五峰山道场,是道士们修行的地方。《清凉山志》称佛教的文殊菩萨初来中国时,居于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说明当时五台山为道家所居。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的《诸菩萨住处品》载:“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古代印度人称中国为震旦,五台山亦在印度的东北方,上述二经提到的“清凉山”,恰好符合五台山五峦巍然、气候清凉的特征。所以五台山逐渐成为文殊菩萨的道场。

不过此时,称呼还是多为清凉山,至于称呼五台山,还得到唐代逐渐开始,特别是高僧慧祥在其《古清凉传》卷上,引《仙经》云:五台山,名为紫府,常有紫气,仙人居之,慢慢的才开始称呼五台山。

王子木不会特意邀请师妃暄到会客厅来收服她,却也不须在她面前故意遮遮掩掩,把五台山的情况简单说了两句,师妃暄脑海的疑惑却更多了,慈航静斋与净念禅宗素来交好,王子木既然说这是清凉山,师妃暄自然想到佛门确有几位大师,就在清凉山潜修,可王子木提到的古代印度、唐朝,无不让师妃暄内心惊颤。

几人不再闲话,而是往前走去。铜殿前有一广阔达几十米,以白石砌成,围以白石雕栏的平台广场。

白石广场正中处供奉了一座文殊菩萨的铜像,骑在金毛狮背,高达两丈许,龛旁还有药师、释迦和弥陀等三世佛。

“刚刚说到文殊菩萨,我们这不就见到了么?”,王子木笑道。

“下次我要问问云霄姐姐,清凉山是否文殊的道场”,卫琳憨笑,她不会主动提示师妃暄,如此说话,已经是看这个小萝莉还顺眼的情况下,提点两句。

周芷若接口到,“我记得封神演义说的是文殊广法天尊道场在五龙山云霄洞,名字里还有云霄呢”。

绾绾也是第一次得知还有封神演义,她跟王子木的交情说话更加简单,“大叔,你不会有朋友认识文殊菩萨吧?”

王子木摆了摆手,“是有,不过我所知道的文殊未必是这个文殊。时空不同,差异很大。”

师妃暄两手攥的发白,不仅这一次,这几天的对话中她自然能分析王子木、卫二、周三都不是普通人,眼下居然连佛门菩萨都有可能认识,师妃暄却是有点不知如何是好。

众人继续前行,在白石平台四方边沿处,除了四个石阶出入口外,平均分布着五百罗汉,均以金铜铸制,个个神情姿态不同,但无论睁眼突额,又或垂目内守,都是栩栩如生,与活人无异。

在白石广场文殊佛龛前放了一个大香炉,燃着的檀香木正送出大量香气,弥漫于整个空间,令众人的心绪亦不由宁静下来,感染到出世的气氛。

听着念经声,王子木道:“佛门的修行,自有独到之处,就连这诵经,都隐藏着修行的法门,不过我们都到了这里,主人也不来欢迎,却有点不美”,长啸一声,声冲霄汉,绵绵不绝,念经声倏然停止。

一个接一个的和尚,鱼贯从铜殿后的大殿双掌合什的走出来。只见有若长蛇阵的和尚,在一名有着令人懔慑的体型,与其他身穿灰袍的和尚有别的蓝袍和尚领头下,笔直朝白石广场这边走过来。

除蓝袍和尚手持重逾百斤的禅杖外,其他人都手挂佛珠,眼观鼻,鼻观心的,宝相庄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