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入新家的第二日,韩凛和商荇在后院练武。考校之期不远,韩凛的伤已大好,商荇也不敢怠慢,若当真在考校时被轮番进攻,也要死扛下来。是以,这一月之期,除了睡觉便是练武。

商离也有自己的事要做。她把六名小女娘叫了进来,让她们围着暖炉坐着。

“你们都是慈幼院长大的,对姚长史都不陌生吧?来,都与我说说这位姚长史是什么样的人。比如,他是何方人士,他家中有什么人,平日除了在军中应卯,还会去何处,他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他在军中与何人关系最好,又与何人有过矛盾纠葛。这些都与我仔细说说。”

韩充为何叛离,在韩凛的心中萦绕十年之久,却始终没有答案。不知是定国公不愿告诉他,还是无人知道其中原因。总之,商离在洛阳时也没能打听到一星半点的消息。

但是商离能肯定的,征北军中一定有人知道。尤其是那日在慈幼院中的姚尹。他本可以煽动慈院中的孤儿,群起而攻之,杀了韩凛为死去的父兄报仇。若韩凛死了,想要逃脱罪责,那是轻而易举的。可他没有,他甚至没有多说一句话。他眼中有恨,却并非是对韩凛,而是对韩充。在他的眼中,商离甚至能看到一丝悲悯。

六名小女娘分别叫喜鹊、小米、麦穗、招弟、常胜、阿妩。商离不爱给人改名字,她在护国公府的婢子用的也是出生时起的名字,改成文雅的名字反倒失了本真。

小米和麦穗是姐妹,她二人家里穷,吃不上饭,靠父兄从军配发的米面才能养活一家子人。在幽州之变前,家中共有六口人,大父、大母、父母。每日盼着丰收有多发些粮食,于是一连生下的两个女娃娃就叫小米和麦穗。后来,只剩姐妹二人,在慈幼院中再也不用担心吃食,也算是应了父母的希望。

如此有寓意的名字,正是商离所需要的。其他四人,长得圆圆脸的叫喜鹊,长得十分讨喜,人如其名。招弟和常胜长得很壮实,干活十分利索,但饭量很大,常常吃不饱,听商离说能吃饱,没多想就来了。她二人是信都本地人,未曾经历过幽州之变,父母是农户,闹荒年跑了,两个孩子被征北军捡到,养在慈幼院,常胜的名字还是捡到她的军士给取的。

阿妩是六人之中年纪最大的,年已十六。十年前她已经能记事了,不是不恨,而是无从恨起。她若再不出慈幼院,给别的孩子腾地方,她自己都过意不去。

“我知道。”阿妩在慈幼院的时间最长,“姚长史三十有六,老家在河内郡,父亲三年前过世,母亲与他弟弟同住,还在河内。十年来,他不曾回过老家,一直都在军中。他喜欢喝酒,平日没有什么别的去处,就是喝酒。军中轮值不能喝,他还是会偷偷喝,只要不醉,陆将军不会责罚他。”

商离微讶,“他在信都没有成家?”

常胜抢答道:“他家中只有他一人,都是院里的婆婆给他收拾屋舍。他就住在军营旁边,门前有三棵柏树。婆婆们说,他的屋舍比狗窝还乱。”

“他都这个年纪了,竟然是没有成亲?”姚尹出身河内郡,虽不是上姓,但跟着陆疆立了不少的军功,想要结一门有助于他的亲事并不难。

“才不是呢!姚长史是成过亲的。”喜鹊表示这题她会,“但是成亲之后,新妇就走了。”

商离掐了掐喜鹊细嫩的脸颊,“小喜鹊,他家新妇为何走了?你这话不能说一半!来,与阿姊说说,阿姊刚到信都,两位兄长日后要入军,就怕得罪人。你们应是看到了,那日在慈幼院姚长史并不喜欢我长兄。”

喜鹊为难地挠挠头,“女公子,喜鹊只是说婆婆们闲聊说起,姚长史成亲那日正是幽州城破之日。若非那日都去喝他的喜酒,戒备不严,这幽州城也不会被攻破。是以,姚长史认为是他成亲惹下的祸。”

商离大概能明白姚尹的自责,可这是韩充的错,与姚尹的新妇何干,为何要迁怒无辜之人来掩饰他自身的无能!

不对,一定还有是她不知道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