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户外面就是官道,再对面就是驿站。
即使已经入夜,驿站里还是很忙碌。不管是从北边来的骑传还是从东边来的商队,若要进入盛京城,这座驿站都是必经之路。
官道两旁灯火通明,有附近村落的村民沿途摆摊做起小买卖。背着孩子的农妇三五成群挎着篮子向打尖儿的旅人兜售下酒用的卤下水以及赶路时吃的硬面饼子,她们的孩子在嘈杂的环境中沉稳入睡,好似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子。
云桐甚至还看到有与她差不多年纪的孩子也背着竹筐跟在大人身后。
“为什么他们晚上可以出门呢?”云青玲不解地问,“他们的父母不害怕他们出危险吗?”
“他们都是一个村出来的孩子,这里就像他们自家的院子一样。”小梅氏解释道:“即使他们与父母失散了,也可以向周围的人求助,这些人也许是他们的姑姑也许是他们叔伯,总之他们不会有危险。”
云青玲若有所思的看着云桐,似乎是在向姐姐求证这话的真伪。
“小梅嬷嬷说的是对的。”云桐道。
到底是京畿一带,天子脚下。来往驿站的不是贵人官眷,就是富商书生。哪怕是为了保证来往行人的安全,父母官们也要将这里治理成一幅热闹祥和的盛世图卷。
只要这里的粮食连年丰收,京畿的驻兵常年操练,这样的盛世就会一直维系下去。
管它北方有没有大雪,东边有没有决堤。
驿站 里的驿卒还是忙忙碌碌的,那些赶路的骑传需要热、水食物以及补药,他们马匹同样需要这些东西。
驿站要保证这些物资随要随有,即使到了深夜也要如此。
云桐她们只是在窗前略坐了一会儿,就看到两位骑传进入驿站歇息,等待明日一早再启程进京。
有人出来给他们牵马,看他们往驿卒手里塞银子的样子,便知道他们带着的一定不是朝廷公文,而是达官贵人们的家书信件。
虽说驿站是朝廷传递公文而设立的,但长久以来官员权贵利用驿站传递书信已成了不成文的惯例。
云青玲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民间街景,兴致勃勃地趴在窗户上,不肯下来。
期间文子月回来了一趟,与小梅氏窃窃私语了几句。
云桐留心听了一下,原来是云晦与驿丞喝酒喝醉了,文落寒一个人收拾不了他,喊了文子月去帮忙。
本是一件寻常的事,但云桐隐约听到文子月最后与小梅氏提了一句:“……那位李驿丞最后才说了实话……绕道……”
后来就听不清了。
云桐回过头望着街上的繁荣景象,突然感觉这京畿就像一个精美的鱼缸,金鱼可以在里面悠哉摇曳,可若是有朝一日,金鱼突发奇想跃出水面。
她将看到什么呢?
“时间不早了,两位小祖宗就寝吧?”小梅氏回来赶着姐妹俩去床上睡觉。
“再看一会儿,”云青玲央求道,“你看天上的月亮,好大呀,比家里的月亮大了好几圈。”
“今夜这月色倒是适合赶路。”小梅氏随口来了一句。
似乎是为了响应小梅氏的话。
一声尖利的哨音,刺破宁静祥和的夜色,从北方扑向云桐。
“呀!”云青玲吓得躲进了云桐的怀里,“姐姐,那是什么声音?”
“嘘。”云桐将妹妹搂在怀里,探头向北方望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