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言语了解,叶布舒探知了“三顺王”的来意,皇太极让他们三个汉将,出面处理汉军旗的事项,并要他们拿出完备的,可行性的章程,并预估需要的时间。

可改革汉军旗的方案,是叶布舒在皇太极面前提出的构想。其它人不得要领,他们也不知道怎么来搞这个章程,商量了一下,这就一起相约来到四贝勒府,想把差事全推给叶布舒,让他挑头来做。

叶布舒端坐正位,面皮带着一丝笑意的说着:“搞了半天,原来我这个汉军旗协理大臣的名头,是三位王爷在父皇那里帮我争取来的,“语气中略带不悦。

恭顺王孔有德老奸巨滑,见叶布舒有些变脸,立马起身,拱手,笑道回应:

“我等只是顺水推舟,主要还是四贝勒胸有韬略,在圣上面前关于改制汉军旗的高论,不但让皇上看中,更让我等佩服,和四贝勒一比,我等这么多年算是白活了,哈哈哈!”。

孔有德的一番马屁刚出,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二人也立即不住点头,并开口配合:

“恭顺王可说到点子上了”。

“恭顺王说的太对了”。

孔有德见气氛铺垫到这了,马上目的就要达到了,又跟上补了一句:

”既然改制大略是四贝勒提出,想必这事项里的轻重缓急,大事小情,也只有四贝勒才能把握轻重,拿捏得当!”

叶布舒看着眼前三人,不禁感叹:“人老奸,马老滑”。自己虽然来自几百年后,但依然让人架了起来,忽悠瘸了。可见历史的人物,无论忠奸,没有白给的人物。

其实这也不怪三位王爷,非要把叶布舒这个皇子推到前面,他们是汉人降将,如果主持汉军旗改革,不但众不服,而且容易遭人非议,给自己招来祸事。

如果把叶布舒在前面,事情则好办的多,即便是出个差错,也不会连累他们自己,反正是你皇太极儿子的主意,皇太极怪不到他们头上。

叶布舒第一次感觉想买后悔药,只怪当时没多想,一时嘴快,就出了这个风头。

“不行啊!,得想个办法拖延些时日,找机会把这个差烫手的差事交出去”。

叶布舒主意拿定,对着下首三人一拱手。

“既然三位王爷如此看得起,我就先接了。但事关重大,事情处理起来,也多如牛毛,本贝勒先梳理一下。各位王爷这些日子,先把汉军旗人数、大小将官名册、物资等做个统计,报给我,然后再做决断”。

三顺王听完,赶紧表示听从叶布舒安排,心说话: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随后三人就起身告退,叶布舒一直把他们送到门外!

“怎么拖延这个事呢?”叶布舒一边在院子里溜达,一边思考,突然灵光一闪。

有了,我去带兵打仗去,去前线,先打半年、一年的仗再说。

于是连夜写了一封信,秘密派人前去锦州大阿哥(肃亲王)豪格大营,请他想办法把自己弄到前线。

当信件送到豪格大营,豪格哈哈大笑,脸上挂满了得意。拿着信件对着鳌拜等将军说:我这四弟就和我亲近些,想到我军中效力,你们看如何安排啊!“

”依我看,想办法让四贝勒和那个多铎换一下,毕竟四贝勒现在也是一旗之主,手上兵马也不少,亲王(豪格)你用起来也顺手”。鳌拜在一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听罢,豪格点点头!心里就开始盘算着如何行事。找一个既能赶走多铎,又能把叶布舒换来的办法。

转眼就要到1641年1月了,汉人的春节也越来越近了。

辽东的洪承畴可没有过年的心情,随着七万大军缓慢前行,并在焦急的等待前方战场的消息,可带兵出击的吴三桂,却像消失在战场一样,洪承畴不知道吴三桂去向,在大凌河一带驻军的大清主帅英亲王济尔哈朗也没料到,一支大军钻进了他的防线。

原来吴三桂自从带一万骑兵离开宁远城,就没有按常规线路行军,而是在过了塔山后,直接换了路线,想避开清军的堵截,

吴三桂知道下一站松山,肯定有清军拦截,就想换道沿着大凌河行进,虽然路不好走,但却出人意料。大凌河下游就是锦州城。如果顺利突袭到锦州城下,就解救祖大寿!

而济尔哈朗,带着数万大军,想法与吴三桂正好相反,他认为明军一定会沿着松山一线的大路救援锦州,所以他并没有攻打松山卫,目的是想让明军主力聚集松山一带,然后济尔哈朗收拢各路大军,择机截断明军后路,一举包围并歼灭在辽东的明军,实现山海关以北尽归大清的战略。

济尔哈朗把大军分成三部分,汉军为主的两万人藏在松山卫和锦州中间的乳峰山下,两万八旗骑兵则在大凌河以西五十里处隐藏,还有一万多科尔沁蒙古骑兵在河的东面,随时支援汉军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