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马谡下达的命令就被王平带着众将士们开始执行了起来。

两万两千大军(马谡扣留了中军三千人)被分成了两部分,其中绝大多数的一万八千人,被安排前往修筑四面的城墙,剩下的四千人,自然是分配到了屯水的任务中。

只是,修筑城墙的将士却没有登上城楼,而负责屯水的,也没有往河边靠近。

几乎所有的人马都被王平撒到了附近的山头上。

负责修筑城墙的,开山凿石;负责屯水的,伐木砍竹。

很简单的道理,若是时间足够,那自然是以夯土重造城墙最为稳妥,可如今大战在即,修补出一面没有豁口的城墙所需的时间远比重新以夯土筑墙要快上许多。

虽然防御力或许要弱上一些,但也总比还留着豁口,等着骑兵来冲要好上许多。

更何况,这道城墙本就不需要是永固的。

“十天”,只要能撑住十天,便是胜利。

甚至,即便是撑不到十天就部分倒塌了,由石块垒筑起来的城墙也远比夯土墙来得更容易修补。

因此,以石墙补土墙,几乎是现有的条件下,最好的办法了。

至于伐木砍竹,那就更简单了。屯水最重要的不是水,毕竟曹魏大军尚未抵达,城后不远处便是河流,因此,容器才是最为关键的。

靠山吃山,木桶、竹筒显然会是最好、最简便的储水工具。

要不怎么说专业的事情,就要留给专业的人来干。至少,若是由马谡亲自来安排,断然不会如此地有条有理。

另外,城外既然就有河水和青山的存在,再加上城内几个已经干涸的枯井的遗迹,很容易便令人遐想到城内地下应该也有水脉的存在。

因此,王平也随即组织了数个由有打井经验的老卒带领的寻水队。

若是能够发现水脉,哪怕只能打上一口井,屯水之事也便算是解决了大半了。

当然,全军都已经忙碌了起来,自然马谡和被他扣留下来的三千中军将士也没闲着。

三千大军很快以竹木在街亭城南靠近水源的方向上,围出了一大块的区域。紧接着,原本用作熬煮金汁的瓦釜、陶罐,甚至是给战士们做饭的锅具,被一股脑儿地搬入了其中。

随着马谡的一声令下,临时营地的大门轰然关上。

正当搬运着石头赶回城内的蜀军将士们诧异之时,阵阵的“幽香”却是从那临时营地中慢慢悠悠地飘荡而出。

“哕......”最为靠近的城南将士们率先对其做出反应。

将士们恍然记起,在临行前,马谡将全军的粪便都收集了起来的场景。

这是在“熬金汁”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