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章阁。

看到张茂则来了,张景宗的眼角流出一抹自得之意。

官家到底是少年人,没什么定性。

君择臣,臣亦择君。

张景宗固然愿意结一份善缘,但具体投入多少,他暂时还未决定。

太后膝下仅有官家一子。

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未来官家亲政,那是必然的。

只是,具体要等多久,谁也不知道。

太后今年不过五十来岁,且身体康健,如果没有意外,再活个十年八年,多半没有问题。

而这十年八年,正是最难熬的时候。

作为先帝的潜邸旧臣,张景宗是亲眼看着太后,如何从蜀中孤女,一步一步母仪天下,而后又独揽大政。

太后,有吕武之才。

张茂则来到近前,执礼道。

“都知,官家命小的过来取一件东西。”

“嗯。”

“进来说话。”

张景宗淡淡点头,踱步进入藏书阁。

“官家命你取什么东西?”

“孙给事编撰的《孟子音义》。”

一听是这本书,张景宗心底生出几分不解。

孟子音义?

这书,很冷门啊。

音义,音义,顾名思义,指的是专门注释古书字音、字义的体裁。

官家要研究孟子?

远离权力中心的张景宗,压根不知道孙奭即将归朝的消息。

少顷,张景宗主动开口问道。

“除此之外,官家还有别的嘱咐吗?”

张茂则如实道:“没了。”

“没了?”

张景宗小声嘀咕了一句,官家这是什么意思?

就雷允恭之前的表现,官家肯定是想笼络他的,他将张茂则送过去,既是示好,也是让张茂则充当传话筒。

结果,官家第一次让张茂则过来,却什么表示都没有?

想了半晌,两人都到了书架前,张景宗也没摸准官家的心思,随后,他瞥了一眼张茂则。

以茂则的机敏,传话肯定不会传歪了。

难道问题出在《孟子音义》这本书上,亦或者是应在大儒孙奭身上?

孟子音义?

这书晦涩的紧,也很冷门,应该没有什么特殊的寓意吧?

那问题就该落在孙奭身上了?

孙奭是端拱二年(989)九经及第,且是九经第一人。

宋初贡举,分为进士科和诸科,其中,进士科最重,授官最优。

进士科,又称‘将相科’。

而诸科之中,以九经最难,虽然北宋初期的诸科,只考墨义(默写)和贴经(填空)。

但九经考得内容太多,考试需要通读背诵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即《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以及学究科的《周易》、《尚书》、《毛诗》。

正因为难,九经及第第一人授官也很优渥,堪比进士科一甲第六人。

(太宗、真宗、仁宗三朝,进士科一甲前五,大部分都是直接授予京官,跳过选人阶段。

一甲第六名及以下,授两使职官,即选人四等中第一等,进士科二甲授初等职官)

孙奭及第之后,历任莒县主簿,诸王府侍讲,判太常礼院,判国子监、司农寺,判登闻鼓院,知通进银台司,知密州,知河阳,知兖州。

(为了避免水字数,只写了差遣)

关于孙奭的近况,张景宗听说过一些,据说,在知兖州任上,孙奭于文宣王庙(孔庙)建立学舍,办起了州学,学生有数百人。

并且,学校的日常开始还是孙奭自掏腰包。

当消息传至京师时,朝野盛赞。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