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险起见,陈宋国派出了一支由几十人组成的商队前往曾经的贸易伙伴国,打算先探探路、看看情况。他们把商队全部换上了渤泥族的水手,因为这些水手熟悉海上的情况,而且也不带宋人特征。

用于交易的也是没啥特色的渤泥族“特产”,因为实在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特色商品,就拿当地的各种装饰品做做样子。商队还特意赶制了几面渤泥族的旗帜,用的渤泥族特色的船只,以防万一撞见元军舰队也好蒙混过关。

商队的目的地是一座距离陈宋国不远的岛国——室里佛逝,它有一个富裕的商业城市末罗瑜,对于陈宋国而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商队在出发前经过了仔细的准备,他们准备了足够的食物和饮水,并且还带上了几个熟悉当地语言和风俗的向导。

出发后,商队很快就遇到了麻烦。这个国家已经被元军占领了,港口里面满是元军的岗哨和巡逻船只。商队中的每个人都感到十分紧张,他们知道如果被元军识破,后果将会非常严重。于是向港口出来的商船打听,好家伙,据说只要是汉人面孔的商队都被抓了起来。

他们也没敢在港口停靠,而是绕过这个国家,继续前往下一个目的地——丁加奴。他们发现,元军的舰队已经开始在航线附近的海域巡逻了。商队必须非常小心,避免被元军的舰队发现。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来躲避元军的巡逻船只,包括使用远程的望远镜来监视海上的情况,以及在夜间行进,以此来避免被发现。

商队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但是他们发现这个岛国也已经被元军封锁了。元军的水手和士兵在岸边不断地巡逻,商队根本无法进入城市。他们只好在外海偷偷的与当地商人进行会面,商量是否能够通过其他方式继续贸易往来。当地商人告诉他们,最近元军的控制范围越来越广,就连去真腊、占婆这些地方的贸易路线也被逐渐堵死。

商队听了这些消息,心中更加焦虑。他们知道,如果贸易不能继续,他们所代表的陈宋国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也将对国内的稳定产生深远的影响。

没办法,只能打道回府。然后又是一段鬼鬼祟祟的路程,好不容易摸回了宋国。

“这可如何是好?免税减税早就成了我们的基本国策了,可不能出尔反尔,不然就失了民心了”,陈宋国的官员们讨论着。商队的无功而返,让他们不得不思考其他赚钱的途径。

“要是人心散了,队伍可就不好带了。”陈文远也是这么认为。

“出海捞金不成,那就只有加强‘内循环’了,内陆地区那么大一片原始森林,指不定有多少金银铜铁,就算没有,开垦出一片片的万顷良田也是极好的”陈文远心里思考着,然后组织了一下语言,把自己想法说了出来。

所谓‘内循环’,陈文远怕这些古人不明白,特地解释了一下:比如朝廷拨款畅道路、兴水利,民夫工匠可以领工钱,运送相关物资材料的商贾也有利润,他们手里有钱了,便会更爽快的买他们喜欢的东西,吃穿用度上也会更加丰富,接着那些作坊的小商贩、种粮种菜的农户也手里也有钱了,他们也会去购买所需物品,这个过程越频繁,产生的税收也越多,钱又回到朝廷了。而朝廷通过这种激励,增加了水利设施,畅通了交通往来,又为今后跟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这便是‘内循环’。

“就是就是,咱这几年百姓人丁增加了不少,得早做打算了,免得后面饿肚子,陛下还要我们一年生10个娃呢!”已成为户部尚书的刘彦昌略带喜感的附和着,说完还自顾自的嬉笑着,引来一众鄙夷的目光:都国家栋梁了,言行举止还这么不注重场合。没办法,谁叫人家跟大哥跟得早呢,那也是有“拥立”之功的。

刘彦昌的话让陈文远忍不住笑了出来,“户部尚书也是个幽默的人啊,大家也学学刘尚书这份乐观从容,别敌人没打过来,自己先把自己愁死了。彦昌你说得也有道理,咱们得先想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陈文远对这些部下不拘小节的行为也是毫不在意,以前在水师营,他们那都是过命的交情。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