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澜大陆澜国偏隅,一个山野小村里,一个小男孩呱呱坠地。由于家境贫寒,娘胎里便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他又因母亲劳累而早产出生,生下来便不足三斤,日后体质必不如同龄。他的父母看着婴儿瘦弱的身躯,眼里泪水打转,他们也不知这婴儿能否在这山野间存世,但毕竟是自己的骨肉,夫妻俩不想放弃,便还是抱着孩子在这宁静小村生活下去...
父亲名叫风阳,祖上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个叫六坪村的山野小村,据说是因为这个村子曾经出过一个“六品大官”,听着不大,却是这儿出的最大的官了,后来为了纪念他,便把村子改名为六品村,但是这样叫不太好听,便取了谐音“坪”。他给孩子取名“珏”,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甚至不知道这个字念什么,他只是曾在古籍中看到过这个字,他觉得这个字有“王”,有“玉”,他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天能够高人一等,不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至少有王者之风,但他又担心自己的孩子高人一等后,便失了本性,虽一生都在山野乡间,但他见过的人一旦有权有势起来,便都开始势利谄媚起来,他不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孩子也走上这样的路,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始终如璞玉一般淳朴善良,便给孩子取了这么一搞名字。但他和父亲始终不知道这个字怎么念,父亲也一直都叫他“yù儿”,直到孩子六岁离家求学时,夫子叫起他名字时,他才知道这个字念“jué”。
但这并不影响他儿时的逍遥自在,虽然自小体弱多病,但父母却都很心疼他,总是尽可能保护他,两岁那年,他生了一场大病,但父母还是四处求人把他从鬼门关里拉了出来。虽然家徒四壁,又身在乡间,他却总能找到自己的乐趣。也许早产的原因,他虽然体弱,武学根基不稳,纵使穷尽一生,也可能不能在武学上有所建树,但他天生五感强于他人,更是过目不忘,五岁时,便熟读村中的各种文献典籍,对其中内容更是耳闻则诵。
六岁时,父亲看孩子天资聪颖,虽说澜国尚武,天澜大陆诸国,“澜”,“梁”,“靖”,“闵”四国之间也战事不断,武将也更受重视。但自己儿子天生体弱,学武创出一番作为,实在太难;既然风珏有过目不忘之能,何不让他出外闯闯,跟随名师学习圣贤之道,将来以理安抚一方百姓,虽不如武官受万人仰慕,但也比在这穷乡僻壤待一辈子强上不少。于是,他便想尽办法,找到了自己多年未曾联系的堂姐,给了她一些好处,把风珏送进了离他们最近的泷盘乡里的私塾求学,虽说是最近的,但离家也有百里路程,凤阳夫妻不可能陪着风珏去乡里求学,他们还需要在家看着这几亩良田,还要想尽办法为他凑够来年的学费,便给了风珏姑姑一些碎银,让她带着风珏前往乡里,他们也给夫子准备了一些碎银,同时还希望姑姑求情让夫子收留风珏住下,一年之后,等腊八的时候,私塾停课,他们会去接风珏回家也许是姑姑也觉得这一家人可怜,也或许是夫子觉得这一家人可怜,他们都答应了这件事。
但风珏却不记得这些事了,多年后,他只记得当他离开家门的时候,母亲摸着他的头说,“yù儿乖,姑姑带着你去玩,你快跟着姑姑一起去,等玩好了爹娘就来接你”,于是他兴高采烈的跟着姑姑去了乡里,可是他等到晚上爹娘也没来接他,他站在私塾门口不停的哭泣,课也不上,觉也不睡,姑姑没有办法,只好托人给凤阳夫妻带信,两天后,凤阳夫妻风尘仆仆的走进了私塾,他们给凤阳带了他们刚晒好的柿子饼和一只拨浪鼓,凤阳的母亲陈兰眼睛里泪水不停地打转,她不停的哄着风珏,直到太阳落下山头,凤阳让风珏把姑姑叫来,她才偷偷拉着陈兰离开,陈兰不停的往回看,她多想把孩子带回去,可是凤阳拉着她,“兰妹,yù儿不能跟我们一样一辈子留在山野小村里,我也想他陪在我们身边,可是我更想让他看看山后面的世界,他总要独自面对往后的一切”,他使劲拽着陈兰,仿佛是要把她拖走,他好怕风珏马上回来,他也会忍不住拉着风珏,把他带回去。
风珏叫来姑姑,却找不到爹娘在哪儿,他默默站在原地,泪水滴落在紧紧攥住的拨浪鼓上,他好恨爹娘,好想冲出私塾的门,却被来往的其他小孩撞倒,别人嘲笑他爱哭鬼,他也不知道谁朝他踢了一脚,他缓缓爬起来,朝着夫子给他准备的茅草屋跑去,手里紧紧拿着拨浪鼓和柿子。他在床上躺了一天,却怎么也睡不着,他不时睁开眼睛,听外面是否有爹娘的声音,可终究没有等到爹娘过来,渐渐地,他开始妥协了...
他开始走入学堂,但同学都似乎看不起他,觉得他是爱哭鬼,又是山里来的,体质又弱,在这个尚武的年代,他就是个废物,都嘲笑他,欺负他。风珏也不以为然,他觉得那些人就是撞倒他的人,是踢他的人,这些人不值得他在意,他曾在村间看到过一些知了夏天不停的叫唤,而那些蚕却只能呆在簸箕里吐丝成茧,于是知了便跳进簸箕,用翅膀拍打茧,但夏天一过,知了却已了无声迹,而蚕却已破茧成蝶,知了却连冬天的冰什么样的都没见过。
风珏刚开始并没有什么好友,只能日日苦读,加上读书颇有慧根,私塾里的文史他也消化的很快,一天上课时,夫子讲到“致知在格物”,风珏脑子却想的是昨天看到史书记载的百年前天下大乱,战火纷飞,各路兵马齐聚,澜王等诸国修炼之人借文人谋略,凭自身武力,改变天下格局的史实。“风珏,你可知我刚才所讲格物致知为何?”风珏起初楞了一下,从来没人念过这个字为“jué”,这也是夫子第一次叫他,来了私塾,他虽然也在典籍中知道这个字念“jué”,但还是从没人这样叫过他,他愣了半晌,才发现夫子在叫自己。“格物致知,便能诚意正心,此为君子之道!”风珏答道。
“嗯,不错!”
“夫子,学生还有一事不解,格物致知当真只是为了追求大道真理吗?”
“何为大道?穷兵黩武谓之道,厉兵秣马谓之道,文在千秋谓之道,上达日月,下至山川谓之道...大道三千,尽看本心,若非格物,何见本心?这天下熙熙,有人为追名,有人为逐利,说到底,还是在追求他们所谓的大道。”
“学生懂了!”风珏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风珏,你心中的大道是何?”
“学生的大道,学生还未通达,但学生追求的道定是那人间大道,以文评理安天下,以武上马定乾坤!”
“所谓道,坚守本心即可,若要事事皆为,事事可为,事事尽为,怎能做到!你文理尚佳,日后若加以勤学,或可凭智计造福一方,但...老夫虽不会武学,但也读过一二典籍,也看得出你体虚羸弱,澜国虽然尚武,但天下武学修行皆讲究内练七窍通达,吸天地天地灵气入丹田化为己用。当丹田充盈灵气时,才入武修初境:引气入体,之后需固本丹田,将丹田灵力化为自身本源之力,散至全身,或强化自身筋骨,或以气御敌,达无间入有间之境。若能达到此境界,便已能在这山间小隅独当一面,山野村夫多以自身蛮力御敌,殊不知天地灵力才是人上之力。若修行能突破这两境,达到更高的练气,灵动,灵寂,空冥,甚至是道冲之境,便可离开这沧海一沙洲,到那广阔天空闯出一番大作为!”夫子说着,脸上露出了向往的神情。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