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建奴又现通州,指挥使姚廷典正率兵与大批建奴鏖战。”

“姚廷典当初和本王有过一面之缘,他是个有本事的,手下也有一些精锐,想必他应当能拖住建奴。

袁公,接下来应当如何?”

朱五闻讯,特意在这些将领面前说了姚廷典几句好话,毕竟姚廷典当初还是千户时,就在蔚州带着一千士卒帮他清理晋商了,也算是他的亲信。

袁崇焕思索了一会后道:“姚廷典手下只有三千人,真遇到大股建奴,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且他东边不远就是侯世禄的四万大军,黄台吉硬冲冲不过去,末将私以为,黄台吉不会那么不智,想着原路返回,那里应当是建奴的一股疑兵。

关宁铁骑不宜直扑通州,令宣府总兵侯世禄率大军缓缓西进即可。”

其他将领的意见也都和袁崇焕差不多。

黄昏时分,前线战报又传了回来,姚廷典被击退,让出了通州之地,伤亡数百。

那批建奴还和侯世禄打了一场,传信时已战罢,一番交锋不分上下。

这下袁崇焕他们又认为建奴可能要分兵突围,因为那伙建奴表现出来的战力不弱,却又不像建奴的主力。

依旧不建议关宁铁骑轻动,同时让侯世禄坚守,不让建奴东逃,留在原地等待消息。

朱五也没办法,只能按照这些将领们的意见行动。

他早就已经意识到,在这种冷兵器战场上,能把那些什么都不知道的大头兵一个不少地哄到他们该去的地方,就已经是良将了。

至于只靠斥候得到的消息,能找准敌军的准确位置,能分析出敌军要走哪条路,要干什么,那完全就是名垂青史的名将。

现在他身边的将领,只能说是不错的良将。

再加上这时候的明军虽然因为有他,不是身无挂体之裳,日鲜一餐之饱的乞丐军,但吃饱饭才吃了几个月,军心还没养起来。

大部分明军行动迟缓,只能打顺风仗,见敌军人多就想退却的毛病被黄台吉利用到了极致。

再加上明军斥候的质量完全比不上建奴,根本不能及时探明建奴动向,只能由小部队结群去探查,所以这仗只能打得这么憋屈。

第二天早上,又有斥候传信,说侯世禄发现建奴夜间行军,通州的建奴已经不见了,蓟东之地又发现了建奴踪迹。

这消息一出,不少议事的高级将领当场炸了,纷纷大骂侯世禄无能,竟然让建奴又来一次潜越蓟州。

朱五有些头疼,让那些将领闭嘴,只是看向袁崇焕。

袁崇焕细看了一会战报后回道:“末将觉得,侯世禄不至于那么胆怯无能,任由大批建奴从自己眼皮子底下过去。

出现在蓟东的,应当只是少量建奴,建奴主力,应该还在我军的包围圈里面。”

这还不够胆怯、无能吗?和建奴交锋了那么多次,一个指挥使都没死,稍微碰到点麻烦,就只顾着推诿责任。

朱五心中腹诽连连,却也只能强打精神,问道:“袁公以为,建奴的主力在哪?”

“末将不知,不过,我军目前将京城周边百里控制死了,等收缩到五十里后,建奴就再也无处可逃。”

“好,请袁公教我如何布置。”

第二天得到消息似乎印证了袁崇焕的猜测,京城东北八十里处,据守的指挥使碰上了大批建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