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古代的科举由府县自主出题,县令知府往往凭着喜好行事,常有笑话闹出,而大齐各级科举统一由皇帝召集国子监出题,开卷之前,严格保密。
出题者是由天命司从国子监的五经博士、助教、学正与学录合计三十七人中随机抽取五人,随叫随走。
这四类官都是主持一线教学的小官,知识面渊博,在学术上未必差于各部院的堂官,又有皇帝把着方向,试题水平有了极大提高。
自定题至开卷的这段时间,除皇帝外,五名出题者都要被圈禁在天命司,不允许外出,更不允许对外传递消息。
种种举措,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考试的公平,也几乎杜绝了根据考官喜好去猜题的现象。
可是此刻的秦钟,却不得不猜,因为除了引申出来的明哲保身,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孔子对鲁哀公多说的六个字:不迁怒,不贰过。
如果把太上比作季康子,今上可视为鲁哀公,或许此题是今上告诉天下人,虽太上栈恋权势,但自己不会迁怒于三心两意的臣子们,同样的错误也不贰过,颇有点曹操烧信的意味,以表明自己的仁德。
只不过非常隐晦,毕竟要顾及天命司的态度,不能过于直白。
想到这一层,秦钟大体确定了注经思路,叫一个皇帝去谈明哲保身,不是鼓励朝臣不忠不义,划水摸鱼么?
秦钟又琢磨起了夏守谦,夏守谦的祖父是夏允彝,父亲是夏完淳,皆为忠直之辈,政治立场必然倾向皇帝,而不是退位了仍霸占权力不放的太上。
况且朝廷不会任由地方上的考官按照自己的意思批阅考卷,在下发试卷的同时,会有一份指导纲领,作为评判文章的标准。
那么,如何注解已呼之欲出了。
如果按引申义去注,合乎情理,却不符合国朝的现状,再考虑到上元县数万考生争夺一百个初试名额,出奇制胜才是正常操作。
毕竟童生试,考的是基础,没法对文采与深度做太大的要求。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秦钟深吸了口气,提笔书写,水平要控制住,不能过于深奥,那不是考童生,而是考状元,大体能达到秀才的水准就差不多了。
而且也不能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倾向,要由心而发,真心认同,否则很容易会被认为是居心叵测之徒,怕是会给夏守谦留下不好的印象,火候必须要拿捏恰当。
秦钟本身的文学造诣就极高,前世又研究过明清科举,这一写,竟挥笔如泼墨,无我无他,无常无在,写到精彩处,文思如泉涌,文气也自发的涌出,反过来助推他书写文章。
此时如有人留意的话,会发现秦钟的头顶,形成了一个文气旋涡,整个考场,也灵光点点,显然也有别的学子得了文章精妙。
笔尖唯余沙沙声,注经不能超过六百字,四百来字,秦钟一挥而就,看了看,竟觉无一字可增删,随即去看下一题。
第二题同样出自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秦钟挺无语的,今上得有多大的怨念,才会出这种题?
这是明摆着告诉太上,时光如流水一样消逝,您老也该颐养天年啦!
一般来说,科举的第一题最为重要,明清科举,第一题几乎定生死,主要是考官的自由裁量权太大,又年纪大了,精力有限,不可能每一份试卷都细读,如果第一题不符合考官的胃口,会直接扔去一边。
而大齐的科举制度虽然更加完备,可第一题最重要的习惯仍然保留了下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