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一梦,人是物非。

“这是哪里,我明明听见主治医生说放弃抢救?”

方休从简陋的床铺上起身,晃晃脑袋。

立时有许多记忆涌入脑海,如画面,又似文字,甚或还有声音响起,浪潮般澎湃不止,将他思绪淹没。

大明国都,燕京,城外小县村,一个妻子早亡的落魄书生,辛苦拉扯大一双儿女。

好容易置备起一份嫁妆将女儿出嫁,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女婿却在新婚当天猝死。

左右乡邻指指点点,亲家公婆怒斥克夫,隔天便将新妇赶出家门。

老书生大受打击,心力交瘁,就此一病不起,时日不多。

眼看这家道要就此破碎,幸而一个小书生挺身而出,硬是不顾闲言碎语,入赘老书生家,以寡妇为妻。

这小书生比老书生还要穷苦,但毕竟年轻力壮,帮着操持家中上下,才让老书生放心瞑目。

这赘婿……

就是方休的姐夫。

“不是赘婿文啊?”

方休静静坐一会儿,待脑海中的浪潮渐渐平缓下来,才站起身。

“既来之,则安之。”

这副身体十六岁的年纪,正是青葱年少,却瘦弱得像个没长开的孩子,但至少没病没灾,已经远甚他之前。

“此方休,便是彼方休了。”

他换好一身格外干净的布衣,推开门。

门外天色蒙蒙亮,小篱笆院中,一个简陋草棚下的炉灶烧着火。

“阿休,起了?”

灶前是一个穿着朴素的身影,不到二十年华,面容带着几丝日夜劳作留下的憔悴。

是姐姐方屏。

“姐,我来。”

方休下意识上前帮手。

“不用不用,都煮好了,给你热着呢。”

方屏挥手将他拦住,一边掀起锅盖。

热腾腾的蒸汽散开,一阵麦香米香扑面而来。

便看见几张面饼贴在锅沿上,还有小半锅米粥在锅底扑腾。

面饼白胖,米粥浓稠,虽是简陋的吃食,已经难得丰盛。

“昨夜睡得安稳吗?也是件怪事,一点风雨都无,竟打了好一阵雷,闪得夜里亮堂堂。”

方屏一边盛粥,一边关切问道。

“睡得挺好。”

好得不得了,大病痊愈,只是换了一具身躯。

方休接过碗,蹲在灶边就地扒拉,随口问:“姐夫呢?”

“运谷子去了。”

方屏递过一张白面饼,又拉起方休往院子里赶:“你别挨着灶,小心衣衫沾到锅灰,惹道长不喜欢。”

道长?

李道长,李溪,青石观的观主。

方休脑中跳出一个名字。

李溪道长最近要重修青石观的书楼,一应书籍都准备重新抄写整理,正需要人手。

老方这十几年都是佣书为生,而方休虽然被老方认证过是没有才情天赋的愚笨脑袋,但一手字写得还算入眼,一直跟着老方抄书。

爷俩曾替李溪道长抄过花经,算是有点交情,这次青石观雇人便被方休赶上。

今天,正是去青石观上岗的日子。

“抄书耗神,要是眼睛乏了花了,或者手腕酸了痛了,就赶紧停下……”

吃过早饭,方屏又给方休仔细整理仪容,一边念着:“总之要注意休息,家里虽然紧巴,有你姐夫在也不至于挨饿。”

“姐夫是读书人,我多赚些家用,就能让他多读些书。”

方休乖巧听着方屏的絮絮叨叨,不时插上一嘴。

记忆里,这也是老方临终前的交代。

方家姐弟都不是读书的料,这入赘的女婿却颇被老方看中,认定有大材在身,直言方家日后要想出头,全指望赘婿读书。

当然,这话是当着女婿面说的,也很有可能只是收买人心。

“爹都考不上院生,你姐夫那榆木脑袋能行?”

方屏掸着方休的衣袖,不以为意。

又是一番嘱咐,方休才背起包袱离开家门。

往燕京城方向行一个时辰,到一处傍水河岸的竹林边,一座小庙宇立在此处,清幽僻静。

青石观。

门扉半开着,方休还未走近,便远远听见里头传来一个苍老而沉稳的声音:

“方休,进来吧。”

这声音并不响,却如在耳畔,颇为神异。

方休心中一动,回忆起这一方世界似乎并不寻常,真有法术神通,也真有妖魔鬼怪。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