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北大历史系所在地文史楼,跟后世豪华版的人文学苑比较,确实略显寒酸,却充满了历史的韵味。
一路上,钱立群还跟苏亦分享一下燕园建筑的历史。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苏亦复试的时候,可能需要。
“相比较之前的燕大,现在的北大大了不少,这些年陆续购买了北部和西部的承泽园、镜春园、朗润园,主要用于兴建教师公寓。燕园北面就是圆明园遗址,不可能扩建,因此整个校园建设主要向东、南扩展。五十年代的时候,北大补充燕大未来得及修建的建筑:第一教学楼、文史楼、地空楼、化学楼、生物楼、哲学楼等都是在墨菲的设计框架下建造而成,并努力与燕大建筑风格保持一致。”
说到这里,钱立群就刹不住车了,“燕大当年的校园规划还是很有野心的,只是由于民国时期战乱频繁,燕园周围的园子也都是大地主大名人,想要购入周边的这些园子,难度很大,所以当年墨菲设计的校园效果图并不能够完全实现,建国后,咱们北大合并了燕大,才得以补全这些建筑。”
“其实,燕大要不被合并,想要扩大成现在北大的规模,还是很难的,二十年代,燕大建校的时候,镜春园仍属大总统徐世昌所有,这样一来,就有些尴尬了。因为当时朗润园已经被燕大租用作为教职工住宅了,中间隔有镜春园,不能通行,必须绕道东门外来往,很不方便。所以当时,燕大方面一直想购入镜春园,曾多次跟徐家洽谈,不过因为抗战搁浅,实际上,就算不是抗战,徐家人也不想卖。”
说到这里,钱立群停顿一下,“嗯,现在朗润园也是教职工的宿舍,你们考古教研室的主任苏秉琦先生就住朗润园,还有东语系的季羡林先生也住朗润园,以后你成了宿白先生的研究生,估计没少要跑朗润园的,因为宿白先生也住朗润园,咱们很多文科教授都住朗润园,以后你有得跑了。”
苏亦笑,“那我预先祝贺钱教授入住朗润园吧。”
钱立群笑,“臭小子,还调侃我,想不想听燕园建筑历史了?”
苏亦做出聆听状。
他前世来过北大参观多次,却终究不是北大学子,再说后世的北大建筑物,扩建太多,燕园的校园轴线已经废掉了。
钱立群作为过来人的分享,对于苏亦来说就是一部行走的北大回忆录。
钱立群很满意他的态度,继续说,“校园的扩建虽然部分采用了墨菲最初的设计,但难免受到当时校园规划理念和设计者个人思想的影响。建国初期以莫斯科大学为代表的苏联大学建设模式深深影响了全国高校的建设。北大新建的南部宿舍区基本采用典型的苏联网格型设计模式。”
似乎对于苏联大学的建筑模式,钱立群并不是那么喜欢,“不过,建筑风格,跟燕园原有建筑物也算是一脉相传,尤其是,52年的时候,清北,燕大三校建委会主任就是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所有咱们北大新建的仿古建筑,在艺术价值上并不比墨菲的差,实际上,燕园的设计建造,世人多熟知墨菲,却往往忽略了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吕彦直。”
说到,吕彦直,钱立群惋惜道,“吕彦直,民国时期的建筑大师,被称为咱们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奠基人,很有才华,跟梁先生一样,都是在中国近代建筑史重要的人物。奈何,英年早逝,当年他给墨菲当助手,参与了燕园校舍的规划、设计,做了大量的工作,不过,让他名声大噪的还是设计建造了中山陵,嗯,跑题了。”
如果去参观过中山陵,就能够感受到吕彦直的设计有多让人惊艳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