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徐达又根据朱元璋的旨意,与常遇春约定在攻占姑苏后各分一半进行抚定。
因此大军进城之后,秩序井然,号令严肃,军士不敢妄动,居民晏然。
张士诚在平江失守之前,烧掉了征收赋税的图籍,而没有烧毁城中百姓的住宅和建筑。
对此,平江百姓还是很怀念他的。朱元璋占据姑苏后,很快就把平江路改成了苏州府。
朱元璋总结了张士诚失败的教训,对群臣说道:
“我初定应天,各守自己的境土,不曾有意对其攻伐。但他诱我将士,连年挑起战事,最终被擒。
假如早有觉醒,对外睦邻,对内安抚百姓,岂能被打败?
再又骄奢自娱,不念民艰,其下又没有对他忠心耿耿的谋士,终致失败。”
最后,朱元璋又定下了下一步行动的目标,说道:“现在陈友谅、张士诚二人皆被消灭,东南虽空,但中原尚存忧患。
大家应当通力协作,不能自以为太平,而忘乎所以。汲取张士诚的教训,要引以为戒。”
大军凯旋回到应天后,朱元璋进行了论功行赏。
他把李善长升为宣国公,徐达升为定国公,常遇春升为鄂国公,其他各将士也有相应的赏赐。
朱元璋的皇帝梦在平定张士诚后更加涌动于心,可是,离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越来越近,他的心病也越来越痛楚。
部下将帅都尊韩林儿为皇帝,而今,朱元璋也想做皇帝。
他救了韩林儿,并以礼仪肃然地供养在滁州,现在却成了他走皇帝宝座的最大障碍,对此,朱元璋后悔莫及。
朱元璋不想直接地除掉韩林儿,那样太不遮人耳目了,并且会落下个千古骂名,要做就做得干净漂亮。
并且是神不知鬼不觉,不留下任何痕迹,因此,要想个万全之计。
朱元璋苦苦思索着,忽然,一条妙计浮了心头:
从滁州到应天,必须越过长江天堑,眼下正是隆冬季节,寒风凛冽,波浪滔天,如果舟覆人亡,那岂不是很平常的事情。
不过,此事关系重大,必须得找到一个可以托付重任的人。
朱元璋想到了在巢湖归附的水师头领廖永忠。此人耿忠任事,颇有智谋,而且他还不是东系红巾军出身,与韩林儿也素无来往,是一个理想的人选。于是,朱元璋急忙把廖永忠从苏州调回来听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