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
公元200年。
袁绍兴兵,向官渡进发。
夏侯惇发书告急。
曹操起军七万,前往迎敌,留荀彧守许都。
曹操传令军将鼓噪而进。
绍军来迎,两边排成阵势。
审配拨弩手一万,伏于两翼;弓箭手五千,伏于门旗内:约炮响齐发。三通鼓罢,袁绍金盔金甲,锦袍玉带,立马阵前。左右排列着张郃、高览、韩猛、淳于琼等诸将。
旌旗节钺,甚是严整。
曹阵门旗开处,曹操出马。许诸、张辽、徐晃、李典等,各持兵器,前后拥卫。
绝对大场面。
大制作。
这种场面之下,曹操以鞭指袁绍曰:“吾于天子之前,保奏你为大将军,今何故谋反?”
曹操说的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事情,当时推选袁绍为盟主,加天子现在在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名义,曹操占据了个大义,说袁绍这是在谋反篡逆!
皇帝在他手里。
圣旨那是想怎么下就怎么下。
他说袁绍是谋反,自然也是理直气壮。
而袁绍呢。
也不是省油的灯!
听到他这么说,也是怒曰:“汝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罪恶弥天,甚于莽、卓,乃反诬人造反耶!”
袁绍的意思是,曹操你名为汉相,其实那是汉贼,你的罪恶滔天,甚至超过了董卓那些人,你这是在诬陷别人谋反。
他这是把曹操比作董卓。
反正双方就是在打嘴炮。
都知道,这种嘴炮毫无意义,最终还是战场来决定胜负的。
辣么。
都到了这份儿。
曹操大怒:“吾今奉诏讨汝!”
袁绍也不甘示弱:“吾奉衣带诏讨贼!”
衣带诏,就是汉献帝时,曹操迎奉天子迁都许县,与汉献帝发生矛盾。汉献帝用鲜血写出诏书缝在衣带里,秘密传给董承。董承对外宣称接受了汉献帝衣带中密诏,与种辑、吴硕、王子服、刘备、吴子兰等谋杀曹操。
建安五年(200)正月,事泄,董承等人尽皆伏诛。刘备投靠袁绍。袁绍奉衣带诏讨伐曹操。
这就是三国。
都要有个大义。
没有大义,你也不可以随便攻打别人。
所以都到了这个份儿。
双方都清楚,再磨嘴皮子没什么意义了。
曹操直接命令张辽出战。
就在张辽准备出战。
这时候,时间突然停止在这一刻。
空中突然多出一个巨大黑洞。
很显然,欧阳校长闪亮登场了!
……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