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李明带了一些软萩粑到办公室。办公室的几个一边吃,一边不停地说,好吃!很好吃!李明听了,心里乐滋滋的。

几个人不停地问李明这两天回乡下的事,李明绘声绘色地说给他们听。听着、听着,忽然都来了兴致。

坐在李明对面的老王对李明说,寸土寸金,这农村的土地,每块都是宝,荒废了可惜。要是好好利用起来,不说让人发财,最起码能创造一定的价值,比荒芜了要好很多。

顾二姐说,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不管什么样的土地,都是无价之宝。比如以色列这个国家,地理环境、气候土壤等条件都非常恶劣,戈壁、沙漠面积占全国领土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一年四季干旱少雨。而他们的主要农产区恰恰建在戈壁沙漠上。他们依靠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硬是把戈壁沙漠变成了绿洲。现在,他们的农产品不仅满足了本国的需要,还出口到欧洲其他国家,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你说这戈壁沙漠有什么用?而他们却把它变成了宝贝啊。

老王频频点头,说,所以啊,土地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你怎么样去利用它。凡是发达国家,农业都很发达,农村都很漂亮。他们的人,平时在城里上班,周末到乡下休假,亲近大自然,这样的生活,多好哦!

李明说,我们那里有位老干部总结得好,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但是,现在很多农田抛荒了,确实令人惋惜。

老王对李明说,我马上退休了,你能不能帮我到你们村里去租一块荒地?我不做别的,就种菜、种花;不为赚钱,就为愉悦身心。

听老王这么一说,顾二姐也来了兴趣,也说要租地。小张、小秦凑过来。小张扯着嗓门说,李工,帮我租一块地。

小张说,我是在城里长大的,不了解农村,但我学过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这首诗,觉得农村天高地广,种地一定很好玩。

说着,小张摇头晃老地背起了陶渊明的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所描绘的这种田园生活,如同一副水彩画,很有情调。小张感叹道。

小秦说,我们的生活应该丰富多彩,不能总是这样,除了上班,就是下班;人不在办公室,就是在家里;周末不知道去哪里,太单调了。我也不会种地,我想把地租过来,叫村民先帮我们种,我们给工钱。以后我们再自己种,通过劳动调解生活。

小秦是个女孩子,参加工作才两年,家里不缺钱。

顾二姐说,自己种的菜,吃得放心,这街上卖的菜吧,你搞不清楚打没打药。

老王问李明,哟,到你们村的路怎么样哦?我很少开车,而且只在城里跑过,还没有跑乡下的路。

李明说,乡下的路,当然不能跟城里比,但是行车肯定没有问题,你可以开慢点嘛!

这时,小张忽然高声问顾二姐道,诶!顾二姐,我们去学开车吧,反正以后总是要开车的。

顾二姐爽快答应了,说,行!学会了我们自己开车到乡下去。

最后,几个人一再叮嘱李明问一问村里,看租地可不可行。

下班后,李明首先打电话问富儿。富儿直接了当地说,这是个好主意,估计塆里人也愿意,反正地荒着也是荒着嘛。李明再问村长,村长一百个赞同,并表示愿意协调这件事。

周末,李明和老马各开一台车,带着顾二姐、小张、小秦,还有一堆鱼肉蔬菜,回到村里。

村长正坐在富儿家里等着,在场的还有细威、哈儿。李明打开自家大门后,这些人一起过来了。

简单地寒暄几句后,村长开门见山地说,我们先去地里看吧,看中了,搭个话就算数,合同也不用写,我们乡下人做事一向很简单,况且只是屁大块地。

李明说,村长果然干脆,我们听你的;不过,合同还是要写一份为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李明把带来的鱼肉等菜交给富儿的老伴,很客气地对她说,嫂子,我们去看地,今天又给你添麻烦了。

富儿的老伴说,不麻烦,你把城里人都带来也不麻烦,我专门给你们做柴火饭。

一行人在富儿的带领下,把塆里的地统统看了一遍。每到一处抛荒的地方,富儿就将户主的家庭情况以及土壤、水源条件做一番详细介绍。

看完后,李明与老王稍作商量,决定把李明屋前的那一片荒地全部租下来。

这片地的户主有好几家,都是常年在外面打工的,即使过春节也很少回来。村长对李明说,这几家的家我能当,工作我去做,你们就按每亩每年二百元的价格租,反正荒着也是荒着。

李明不放心,问村长,村长啊,租金是不贵,但是,要是他们不同意你的意见怎么办?

村长责怪李明说,你太小瞧我了,我这点威信都没有,还当什么村长哦?

李明连忙说,哦,那是那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