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危机四伏
文渊阁内的两个太监双手使暗劲抬起门,满满地移开殿门。殿门像是一块徐徐展开的幕布,没有发出一丁点儿声响。
黄金来带着几个司礼监的秉笔大太监随同九个内阁阁员进入了文渊阁。
文渊阁正中摆放着一把太师椅,唯一的特殊之处在于太师椅两边的扶手处雕刻了两颗精致的龙首。
太师椅上坐着一个精瘦的老头。
不消说,这个老头就是大周帝国的最高统治者:隆嘉帝柴载厚。
文渊阁内两侧有四根大柱子,四根大柱子中间各摆放着一条长案,长案上堆满了卷册文书,并整整齐齐地摆放着笔墨纸砚。
除了上首的两个长案有两个座椅之外,其余的长案没有座椅。
司礼监的大太监和阁臣们恭恭敬敬地上前,朝龙椅上的柴载厚下跪叩头。
虽然他们的年龄不一,年龄最大的首辅顾东林已经年过七旬,最年轻的阁员张维正今年才刚刚过而立之年。但是他们的下跪动作整齐划一,让人怀疑是不是刻意训练过的。
其实不用训练,你天天跟着一群人一起做同一个动作,时间久了,你们的动作自然会很有默契。
“司礼监的奴婢,内阁的阁员都来齐了。快到年底了,朕今天想听你们报报账。”柴载厚开了口,“好让朕知道朕今年到底能不能过个好年。”
文渊阁内一阵沉默,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等着对方先开口回答皇上的问题。
柴载厚早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况,一面翻看手中的卷册,一面等着阁员们的回复。
最终,还是张维正站了出来,以铿锵有力的声音说道:“今年四月,山西发生倒春寒,六月,江南九个州府大涝,八月陕西大旱,九月陕西流民举事,白水县匪首王自成攻占白水县县城杀县令章则,守备刘墉,据昨日的塘报,王自成已经连陷陕西八座县城,大有燎原之势。还有上月,辽东总督刘宗成北伐曼殊之役惨败,辽东边军精锐折损大半,四大世家的私兵亦损失惨重。臣惭愧,臣惶恐,多事之秋,恐怕今年陛下不能过个好年了。”
张维正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他没有看手中已经拟好的奏疏,一席话犹如滔滔江水,脱口而出。
张维正的话语在大殿内缭绕,听起来是那么的刺耳,那么的压抑。
阁臣们低着头,不敢再说话。
“其他人还有什么要说的?难道内阁的阁员只有张维正吗?”柴载厚的视线依然没有从卷册上移开。
“六月停止对云南用兵,一年可省下川军粮饷二百万两白银,七月,浙军暂缓对闽省叛军的攻势一年可省下浙军粮饷一百二十万,还有今年卖到西洋的瓷器、丝绸和茶等项总计能有白银三百五十万两的收入。”
首辅顾东林打破了文渊阁内的沉寂。
“(云)(南)和(福)(建)的军费是省下了,只是川军和浙军北调,这些银子最终还是要填给川军和浙军。至于卖到西洋的瓷器、丝绸和茶叶等项,由于倭寇扰乱我海疆,十成货物有四成的折损,因此最终能够入库的最多也就二百一十万两白银。”张维正接过了顾东林的话茬。
张维正的话令柴载厚不禁眉头一皱。
“张维正!”吏部侍郎韩道奇打断了张维正的话,“还有茶马贸易,夏税,秋税,盐铁茶叶瓷器丝绸……还有加派!我大周乃是堂堂天朝上国,富有四海,怎么到你嘴里咱们大周就穷的快要饭了呢?”
“韩侍郎,我大周富有四海不假,但目下国库空虚也是实情。”张维正说道,“自从和曼殊人开启兵衅以来,茶马贸易时有时无,至于夏税秋税这两项是我大周岁入的主要来源,只是各地连年闹灾,能够收上来的夏税和秋税越来越少。
明帝时期,户部夏秋两税能收米两千八百万石,麦六百万石。而今年户部能收到的夏秋两税不过米一千八百万石,麦四百万石。
至于加派,敢问韩侍郎,去年记得韩侍郎建议向陕西加派,不知今年韩侍郎又建议向哪里加派呢?”张维正目光炯炯地盯着韩道奇。
前翻张维正刚刚说陕西闹流寇,现在又提起韩道奇去年建议向陕西加派的事情。这分明是要把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给他韩道奇扣帽子,给浙党扣帽子。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