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南逃
在大周帝国失去对辽东边墙以外区域的控制以后,辽海城成为了大周最北端的城市,辽海城再向北三十五里便是大周帝国的边陲军堡——镇夷堡。
大周隆嘉三十一年秋,辽东总督刘宗成举辽东之财力物力,兴大军六万,(其中包括辽东四大世家的两万余名私兵。)北伐曼殊,以图一战定北疆,当然也为了自己能够名垂青史,封疆入阁。以及其他的政治因素。
可惜事与愿违,大周北伐军三路出击,三路皆败。六万大军仅有一万余名残兵败将或者回来。
辽东军的元气大伤,北伐的失败给辽东地区的军民蒙上了一层阴影。
被曼殊人吓破胆的辽东边军不断向南溃逃,刘宗成亲自坐镇辽海城也无济于事。直到辽东巡抚赵明诚率一万府兵连夜赶到辽海城才勉强稳定住局势。
“北伐新败,辽东边军精锐尽没。靠两三万边军的残兵败将,两万不到缺乏训练的府兵,定难稳定辽东的局势。”赵明诚对辽东的局势并不乐观,“我等应当奏请皇上,从别处增调些兵马来,才是万全之策。”
“不可。”刘宗成反对赵明诚的建议,“目下我大周北有萌古扣边,东南有倭寇侵犯我海疆,大理沐家,闽东林家欲裂土封王。中原地区连年灾荒,民变丛生,哪里都是需用兵的时候,各路兵马,万不可轻动!”
“萌古诸部不过是冢中枯骨,成不了气候,东南倭寇,闽东林家,大理沐家不过是芥藓之疾,不足为虑!”赵明诚争辩道,“曼殊才是我大周的心腹大患,眼下,辽东一旦有失,曼殊铁骑便可挥师京师,京师有失,我大周之江山社稷危矣!我赵明诚负不起这个责任,你刘宗成更负不起这个责任!”
“危言耸听!”刘宗成拍案而起,“曼殊部族,茹毛饮血之野人耳,况且其部众不过百万,甲士不满十万,焉能够兵临我大周的京师城下!京师成有我大周二十万禁军驻守,焉能有失?”
“竖子不足与谋!”赵明诚拂袖而去,他原以为刘宗成能够以大局为重,没想到刘宗成这么执迷不悟,为了自己的仕途,竟然敢置辽东边疆的安危而不顾,“既然总督大人不肯上疏,本抚自个儿上疏去!”
“赵明诚!”刘宗成怒吼道,“北伐的奏疏是皇上批的,你我丢的起这个人,皇上可丢不起!”
正当两人吵的不可开交之际,一名亲兵进门报道:“定远侯长子秦舒元将军率铁骑两千北上。”
“快!给本督备马,本督要亲自出城迎接秦将军!”刘宗成转怒为喜。
按照大周现行的军制,大周兵卒主要有四种:边军,屯军,禁军,私军。
其中边军和屯军的数量最多,是大周的主力部队。
边军,顾名思义,指的是边疆地区的军队,战斗力要强于民兵性质的府军。屯军的主要职责则是保境安民,主要负责镇压民变以及剿灭土匪。屯军并不是职业军队,屯军在平常没有战事的时候还要种田。简单的说屯军就是一群职业是农民,业余是打仗的家伙。
禁军则是负责京畿地区守卫的军队,主要分为两部,分别守卫燕京(京师)和金陵(南京)。其中燕京禁军二十万,金陵禁军十万。
当然这都是直面上面的数据,大周帝国立国两百余载,武备废弛,禁军的实际人数远远达不到纸面上的标准。
最后就是私军这种特殊形式的军队。
所谓私军,便是国初在边疆地区封的五位公侯的军队。周明帝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军事实力,在边地地区封了五个当地影响力大的世家大族为公侯,以协助边军和府军戍守边疆。
这五个边疆地区的公侯不同于其他公侯,这五个公侯有权拥有军队,朝廷将这五个公侯称为边地五公侯。
边地五公侯风别是辽东地区的辽国公公孙垂,定远侯秦明,镇远侯方起,宁远侯李济康。以及云南地区正在造反裂土封王滇国公沐狄。
根据爵位的不同,能够拥有的私兵数量也有所区别。公爵拥兵的数量上限是一万五千,侯爵则是一万。
私军数量虽少,但却是大周帝国战斗力最为强悍的军队。不然大周帝国也不至于沐狄造反已经四年却迟迟无法平定。
秦舒元两千多骑兵的到来,对刘宗成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秦舒元将军没有打算在辽海城驻扎,而是继续北上。属下特来禀报总督大人。”小卒低头说道。
“这秦舒元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刘宗成的表情瞬间凝固。
“这等时节,私自率兵北去,总督大人,秦舒元必定心怀不轨。”宁远侯的嫡子李安在一旁煽风点火。
自从沐狄造反以来,朝廷对辽东四大世家也起了戒心。李安的这句话可谓是诛心。
“快马通知镇夷堡千户王温,没有本督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边墙一步。”李安的一句话点醒了刘宗成,“集结兵马,随我……”
“糊涂!”赵明诚打断了刘宗成,“秦舒元麾下的两千铁骑皆是骁勇善战之士,目下辽海城可堪一用的骑兵也不过三千余骑,若是秦舒元有投曼殊之心,我等未必拦得住。”
刘宗成冷静下来,问道:“如之奈何?”
赵明诚说道:“定远侯尚在金州,秦舒元若投敌,必会累及定远侯,本抚以为秦舒元此次北上另有隐情。”
“既不投敌,私自调兵北上,秦舒元意欲何为?”刘宗成问道。
“刘总督留镇辽海城,待本抚追上去问个究竟。”赵明诚说道。
“也好。”刘宗成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来人,划一千轻骑给赵大人。”
“哈哈哈。”赵明诚仰天笑道,“何须一千轻骑,两名亲随足矣!”
说罢,赵明诚带了两个亲随,骑马离开了辽海城,追赶秦舒元的队伍。
辽东边墙之外的草原上,秦瑜思绪万千。
他根据记忆梳理这个陌生时空的历史。
根据这个时空的史书记载,唐朝之前的那段历史同他所熟知的那段历史无二,但唐朝藩镇之乱的历史却和他所熟悉的历史迥然相异。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