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安装着中央空调,进入的瞬间冷气吹淡身上的暑气。

内部装修并不奢华,却处处透着生活的精致,不管是角落还是大厅看上去都很舒适,没有刻意营造失恋主题的落寞和伤感。

“为了更好的体验,每次限制进入二十人进入。”老人看向面前年轻的众人温和的笑了笑,他不希望自己的博物馆变成那些过度消费热度的网红景点,只是单纯的拍照打卡,而失去了博物馆创立的初衷。

等待的人都没有太大的异议,毕竟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体验。

因为抢票很早缘故,顾宝宝二人自然是第一批进入的,同一批中多数是手牵着手恩爱无比的小情侣,其中一对中年情侣格外引人注目,中年人和绝大多数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一样,身材微微发福,眼圈微黑,穿着的白衬衫却是异常的笔挺干净。

与他同行的女人,穿着一身白色的连衣裙,手提着一个皮革的包包,浑身流露的气质很是温婉,举止优雅,没有世井间女子的菜米油盐的生活气息,男子微微落后女子半步,举止有些局促,女子看到男子的小动作掩嘴笑了笑,左手很是自然的挽住了中年男子的胳膊。

“我姓李,也是这家博物馆的馆主,接下来的时间我兼任你们的导游。”一旁的老人看二十人到齐后,很绅士的微微弯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整个展厅呈回字形,

从大门进去,转角第一件物品,一件造型异常精美的藏青色旗袍,上面绣着几朵很是雅致的梅花,整体看来,无论是面料,花案,做工都很是不俗,旗袍穿在假人身上,可以清晰直观的看出线条轮廓,想必旗袍的主人身形一定优美。

“真好看!”顾宝宝看着旗袍眼中有小星星闪烁,其他女生看着做工精美的旗袍眼神中同样流露出了憧憬,美丽的服饰对少女的吸引力是无以伦比的。

旗袍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期的深衣,在民国时期流行开来,同样在那个时期也是争议最大的服饰,众说纷纭。

徐长生不由得想起看过的一篇文章,包铭新所著中国旗袍中的一句定论,旗袍即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

徐长生或许是最有发言权的人走过漫漫长河,其中的种种自然了然于心,如果完全认为民国旗袍是直接由“旗女之袍”发展而来,未免有失偏颇。

专家的话既然太过有失公正,所以又有了“祺袍”之称,无数的人想为“祺”正名,可兜兜转转之下还是沿用了这个“旗”。

封建产物女儿经中曾写道“为葚事两截衣,女人不与丈夫齐,百凡事体须卑顺不得司晨啼母鸡。”

“上衣下裳”就是“两截衣”就连女子衣物都不能仿男子,长袍则是男子的专利,可见那时的风气。

辛亥革命前夕,

徐长生曾有幸见过一个巾帼须眉的女子,秋瑾,清瘦的身子中却带着时代的风骨。

那天她身穿青色长袍,没有裹脚,穿着黑缎靴,那年她三十二岁,众人都很是认真的称呼她一声“秋先生”。

听到那声“秋先生”,徐长生能感受到那个颇有风骨的女子发自内心的笑意。

也曾听王宇清先生的笑谈:“旗袍,这后来流行大半个世纪的女装,却原来竟是新潮女子们争女权争平等的副产品呢”。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在徐长生打心眼里还是觉得。

“旗袍”也好。

“祺袍”也罢。

不要去管众说纷纭只需要知道“旗袍”简简单单的两个字里的,蕴藏的却是一个时代的风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