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澄澄的肉烙饼,香喷喷的白面馍,大筐大筐流水般地抬了上来。几个小缸般粗的木桶里,盛满了热气腾腾的肉汤。众军卒人手舀上一碗汤水,每人分张烙饼、两个白面馍,美滋滋地大口吃嚼,寨里寨外响起一片狼吞虎咽声。

临战之际,伙食比往常好了许多,连肉和白面这等平日里难得吃到的东西,都不限量地供应了上来。寨上寨下,人人吃得大快朵颐。这也是军中常例,毕竟,对就要上阵的厮杀汉们来说,吃完这顿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下顿。

刀牌手鲍石头,此时懒洋洋地坐在寨前军阵第一排。他刚美食落肚,惬意地打个饱嗝,心情很好,却又百无聊赖,便扭头跟身后握长枪的一个稚嫩小兵打趣道:“狗娃子,你老实告诉俺,睡过女人没?”那叫狗娃子的小兵约摸只有十七、八岁年纪,闻言脸一下涨得通红,急忙道:“没,没,真没有。俺娘说,等俺当几年兵,攒够了饷银就给俺说一门媳妇。”说着,他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哈,等杀退了这狗鞑子,上头少不得给俺们记功,发些奖赏银子。指不定你小子运气好,今年就能娶上媳妇喽。”这鲍石头打老了仗,懂的规矩多。他看狗娃子握枪的手虽极力掩饰,仍微微有些抖,晓得他紧张,温言安慰道:“莫怕,等会鞑子上来,跟紧俺老鲍身后便是,放机灵点。”

讲完这句,鲍石头心下也是一黯,刀枪无眼,谁都不敢保证百分百从战场下活着下来,这些年和自己搭档的老兄弟,不是死就是残,完好的能剩几个?不过他转眼就将这点情绪抛开,转脸对右首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军卒讨好地笑道:“老刘,等会可得多照应着点俺老鲍。”那叫刘七的刀牌手点点头,却不说话,一双通红的眼睛只冷冷盯着山下鞑子。去年秋天,一队打草谷的鞑子从宣府西边万全一线破口劫掠,他爹娘妻儿一家四口都被鞑子屠了。从那以后,刘七就变得沉默寡言,耳朵里再听不得“鞑子”二字。

鲍石头晓得他心思,也不再多说,自顾自闭目养神。战阵当前,想保命,最好的办法还是多将养些力气。

日上三竿,时近晌午。

山下鞑子营地一通鼓响,紧接着传出一声悠长的号角声。已经初步落成的营寨大门洞开,大队鞑子,步骑混杂,足有数百人的队伍,朝军寨方向汹涌而来。

军寨原先因军卒轮番休息变得有些散漫的气氛,立时肃然起来。各队依次归位,恢复阵列以待来敌。

方远已重新穿好甲胄,随本队军卒在敌楼待命。他们早晨已冲杀一阵,此时就没有安排到一线,仅作为机动力量,随时准备策应四方。

一百余名穿着破旧皮甲的鞑子奴兵,十数人一组,抬着新近制成的巨大木板,站在山下斜坡处,脸上大多悲愤恐惧神色。他们身后,数十名鞑子兵虎视眈眈,若有人稍稍往后退却,当即一顿刀背抽打。更有一名年纪尚小的奴兵颤抖着转身欲跑,立马便被按翻在地,砍了首级。吓得其余奴兵再不敢乱动,只是麻木站着,等候进入死地。

三百多名部族兵,或持刀盾长矛,或张弓撘箭,在奴兵队伍后面列阵。这些部族兵大多着褐色皮甲,持包了皮的木盾。也有一支约五十人的精悍小队,全身俱着铁甲。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