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合尚张大了嘴,一时间竟合不上。结结巴巴道:“此诗…….”
刘嘉默然无语,良久道:“好诗”。
这诗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下半首诗里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让人叹为观止。
崔传武高声道:“诗是好诗,可惜不应题”。
眼看就要晋级下一轮,这个王少陵一看就是才疏学浅,字画仅仅可观而已,入不得名家之眼,料想诗文也不好不到那里去,没想到…吟出如此佳作,他赶紧指出应题的毛病。
“哪里不应题”,朱朝宗反问道。
“要写的是鄱阳湖,你这诗写的却是西湖,诗虽好,却不能算数”。崔传武对着郁合尚道:“请郁先生判崔家胜出”。
元陆道:“嗯,你这写的是西湖,”
朱朝宗朝着郁合尚行了个礼,正色道:“郁先生,刚才出题之时话是这样的,‘两位以湖上美景为题作诗一首’,请问哪一句说了必须以鄱阳湖为景,哪一句又说不能以西湖为景呢”。
众人顿时语塞。
其实,郁合尚的题目出的有毛病,有身境而无语境。
众人身在鄱阳湖,说‘湖上’,一般指鄱阳湖,此为身境。
但如若不考虑身在何处,这‘湖上’二字可指任何湖。就好比某人旅途中给友人写信,道‘昨日湖上风景甚美’,友人如知道他去了鄱阳湖,便理解为鄱阳湖风景甚好,如若不知他去了哪里,这‘湖上’二字可以解释为任何湖,而且一般人都会脑补为西湖,毕竟西湖之美天下皆知。
如若加上语境,便可限定‘湖上’指的什么湖,比如题目若是这样,‘两位昨日自湖上来,就以湖上美景为题作诗一首’,这‘昨日自湖上来’就限定了是鄱阳湖,此为语境。
郁合尚悟出题目出的不好,低头不语,捋须思索。
赵琦殿突然道:“我觉得小伙计……嗯,朱朝宗说的有些道理”,她自家已经晋级,已无担心之处,看着朱朝宗与人相争,忍不住出言相助。
谢如君也道:“听了朱先生的话,我觉得王家这首诗不能算走题”。
崔传武急的脸都红了:“怎么不算走题,我们身在鄱阳湖,这‘湖上’怎可能是其他湖”,若没走题,自家刘嘉的诗,无论如何是比不上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值此存亡之际,崔传武心里如火烧一般着急,若第一轮就被淘汰,那也太丢脸了,回去被人耻笑事小,家主继承人之位必会摇摇欲坠。
四家意见三比一,郁合尚迟疑起来,如何判定,是个大难题。
元陆道:“我看不如算他们平手,先生再出一题让他们分出胜负”,小主人不知好歹,还为他说话,这朱朝宗狡猾无比,也看不出深浅,这种人应该尽早让他淘汰为妙,要是晋了级,后面不知道会出什么幺蛾子。
让两人再比一场,显然是利于刘嘉,他一个名声远扬的诗词大家,内里蕴涵的功力显然不是崔朱二人可比的,就是元陆和秦玖情二人加起来,也不一定能赢过他去。
崔传武急忙点头道:“对对,重新比过,重新比过”。
郁合尚对着朱朝宗道:“你意下如何?”。
朱朝宗道:“既是郁先生说话,在下无不从命,只是这再比,由我来比试,可行得?”。
郁合尚望向崔传武,后者急忙点头:“好,由你来比也无妨”。
郁合尚吁了一口气,道:“你二人当场做诗词一首,由我来评判”,心道,这次不限定题目,诗也行,词也行,总不会有误解了吧。
朱朝宗朗声道:“便由我先来”,转头问崔传武,“崔先生,诗也行,词也行,只要当场作的就算,题目可是这样?”,崔传武点了点头。
朱朝宗低下头,在厅中踱起步来,一连踱了七步,猛地抬头站住,道:“我六月里去黄州办货,于江中路过黄州赤壁,现以赤壁为题作词一首”。
“词名为《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词一念完,大厅里死一般寂静,连呼吸之声都能听得见。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