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这‘绫绣坊’自开张以来,生意红火,每日都有无数本地百姓、过往客商来到店里挑选,忙得不可开交,赵绣她们也日日去帮忙打理。蒋婉又招募了一批女工,在大院旁再置了块地,作为二厂。

生意如此红火,自然引来了馋猫。杭州府管丝织业的、管税的……大小官员,都借着瞧新鲜的名义,来此蹭些油水。楚海和蒋婉早就想到此节,因此小的送绸缎成衣,大的送真金白银,将杭州府上下打点得明明白白,因此采办材料、雇佣女工,各个部门皆是一路顺畅,没有卡住不放的。‘绫绣坊’在杭州府上下的地位口碑越来越好。

开张不到一个月,白河派终于坐不住了。这一日,蒋婉在店中休息,忽地见一个白衣男子,身负武功,袖口纹着水花,乃是白河派弟子。心道:终于来了!脸上也没什么波澜,慵懒地坐在柜台前。

果然那男子装模作样地看了一会店里的衣服,便向蒋婉走来。他先恭维了一番‘绫绣坊’的衣服,蒋婉并不怎么理睬他。他神色一变,脸上堆笑,开始直奔正题:“蒋老板,我是白河派第三代弟子,在门中排行第二,叫做吴敬山,今日奉师命来此公干。听说坊里的布匹绸缎,都是在江畔那几家布店买的。那里寻常布匹也要十分银子一匹,好点的绸缎要四十两。不如和我们白河派合作,各种料子应有尽有,寻常布匹只要八分银子,绸缎之类的只要三十两。岂不是各取所需,携手赚银子?”

蒋婉本来便是个商家出身的女子,现在当起掌柜来,也有模有样。她眼中闪动着贪欲,笑道:“还有这等好事?不知白河派给我们这个价钱,又有何条件?”

那吴敬山面露得意,暗中心想:果然没人不愿拒绝我白河派的盟约。笑道:“蒋老板快人快语,那我就直说了。与我们白河派订了合约,就不可再从杭州府里其它布店里买了,也不可去城外桑农手里散买。”

蒋婉心中窃喜,脸上却做出思索状,过了一会儿,点头道:“这条件也不算苛刻。与你们家合作,自然不需再去别处了。”吴敬山大喜,二人取出纸笔,写下了合约文书。

白河派虽然是个武林门派,但掌门高东白自知自己能有今天的声势,三成是靠从师父那得来的内功,七成却是靠杭州的银子。因此虽然如今门派兴盛,弟子如云,也不忘在门下开设“外务堂”,名义上是处理门中与江湖无关的日常琐事,实际上却负责联系商贾、官员、桑农。

那吴敬山便是这外务堂的第六把交椅,位居五门的大弟子之后,在长门中行二,负责疏通城中商贾。长门大弟子孙敬海在第三代弟子中地位最尊,武功最强,在外务堂中负责往来商贾。因此白河派这“官”、“商”、“民”三条大线,最肥的“商”线牢牢地掌握在长门手里。

况且“外务堂”是整个白河派的经济命脉,因此里面的各个位置都是肥缺,半数以上的位置都被长门弟子占据着,支门弟子甚有怨言。

因此,七日之前,白河派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本是白日练功时间,四支门弟子聚集在大院中央,不肯出去。吵吵嚷嚷,要求重组外务堂。声势浩大,竟然惊动了师尊高东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